互动式教学应用的七大支柱
党政人才培训部 舒畅 王红
互动式教学在“三农”干部培训中应用是近几年干部培训改革大势所趋。要实现互动式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发挥互动式教学方式的特点,也要体现出“三农”干部的培训需求,通过对大县轮训畜牧业绿色发展班(以下简称“轮训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司处级干部专题研究班(以下简称“专题班”)和部属事业单位青年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以下简称“青干班”)等培训班次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互动式教学在“三农”干部培训中的应用需要密切关注七大支柱条件
(一)精选课程题目
课程题目与培训主题紧密相连,是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要保持紧密相连,教员要调研组织部门和学员培训需求,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关键内容,细化培训主题,形成课程题目。例如,轮训班培训目的是宣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并探讨落地效果,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咨询组织部门需求,了解到模式是政策落地的主要载体,其理应成为课程题目。
(二)慎选教学方式类型
教学方式类型的确定要基于课程题目、培训主题和培训对象。例如,轮训班培训学员基层经验丰富但缺少借鉴来源,选择案例教学能调动学员互动积极性,并利于政策宣贯和经验借鉴,挑选了种养一体化、集中处理等已落地、可操作、借鉴性强、效果较好的案例对象;专题班培训主题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是难点也是热点,话题性强、争议性大,需要交流讨论来理清思路,再加上学员对象为司处级干部,工作经验丰富、阅历广,给提出建设性建议带来可能,因此,选择研讨教学。

(三)创造情境
情境是互动式教学的互动媒介,主要有创造模拟情境和引入真实情境两种,引入时机往往会提前。例如轮训班将真实案例引入课课堂,提前发放案例背景材料;专题班在教学计划说明就开始设置研讨情境,设置相关专题讲座、学员分组研讨、全班集中交流,让学员无时无刻不进入情境;青干班教员提前向学员发放资料,向学员简明扼要介绍选择合作社的特色亮点、现场体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等。

(四)搭建互动平台
根据不同互动对象特征,熟练掌握调动学员积极性的规律法则,从教学方案设计、师资选择、课堂主持、引导控场、点评总结等一系列组织管理活动都要以激发师生互动、学学相长为原则。例如,专题班设置严密规范的研讨流程,在第一阶段结构化研讨环节,聚焦特定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和团队列名法,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总结小组观点,形成小组报告提纲,二次研讨修订后,形成全班交流定稿;在第二阶段全班交流环节,利用“四副眼镜法”就本组形成的研究成果在全班作交流发言,其他学员可就相关问题补充阐述。
(五)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
互动式教学核心是学员互动,要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求学员准备充分。需要通过发放案例资料、制定辅助教材等,为学员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渠道去了解背景知识;二是学员为课堂主体。轮训班鼓励学员简明扼要提问题;专题班学员有主导控场、交流研讨和撰写报告等任务;青干班要求学员提前设计调研大纲,促使其主动与调研对象或讲解人交流提问。
(六)分级分类做好教员角色定位
互动式教学对教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备好教案。教员应充分了解互动媒介的前后因果及教学价值,为学员提供丰富的辅助资料和精准的课堂点评。例如,轮训班教员必须提前了解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现状,采访案例讲解人,使其有所侧重,以便应对课堂冷场、观点分歧等突发局面,帮助教员提升点评质量。
其次,因材施训引导控场。专题班学员专业研究水平和业务能力比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选择的研讨教学把更多时间交给学员,采用分组+班级交流的方式,将控场权交给小组组长和班长,通过学员自管理,激发学员畅所欲言。
最后,做好总结点评。总结点评环节是互动式教学的提升环节和点睛之笔。例如,轮训班教员不仅要综合讲解人、学员提问以及政策解读人的发言,还要总结出不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的适用条件,帮助学员思考这些有效模式在本地区推行的可行性。
(七)重视教学方式绩效评估
教学评估需要教员复盘教学全过程,从教学效果来反思教学题目设计、方式选择的适合性,综合评价互动式教学是否对培训目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轮训班要评估讲解人是否讲解到位、点评人是否点评到位、课堂学习氛围、互动程度、案例材料的适合性;研讨班评估研讨题目是否合适、小组长控场得当与否、调研报告是否具有针对性等;青干班评估重点在教学点选择是否契合、现场体验教学点是否合适、教学行程安排是否恰当、调研访谈获取的信息量是否真实有价值、学员是否有所收获、教员点评是否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