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啥时用
党政人才培训部 舒畅 王红
近年来,互动式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在“三农”干部培训领域,需要回答什么时候用、是否用的恰当、教员在不同的互动式教学类型中应该履行什么职责等问题。
(一)不同互动式教学类型在“三农”干部培训中应用的适用性
案例教学特点是利用工作中真实案例作教具。教学目标是加深学员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员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和案例借鉴价值。适用于已推行的某项政策、产业模式或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等多种培训课程主题。适用对象上至部委领导、司处级干部到普通的科员等。教员的职责是选择与培训主题相关、可落地、效果好的案例,提供背景资料,引导学员与讲解人互动,并点评。
研讨教学特点是集体研讨与工作相关的热点难点,形成集体结论建议。教学目标是引导学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员语言表达、文稿写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更适用于评估政策、模式、机制的问题与困难,对学员的研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更适用于科员及以上的干部级别。教员的职责是选择与培训主题相关的疑难但可讨论的问题,规范研讨流程,合理引导学员积极研讨。
现场教学特点是真实情景、直观感受,教学目标是锻炼学员语言表达和问题分析能力,开拓学员眼界。适合于学习党性教育、企业特色、科研创新等,上至部委领导、司处级干部到普通的科员等都可以尝试。教员的职责是选择与培训主题相关的真实场景,提供充足背景资料,规范教学流程,鼓励学员与讲师、学员之间交流,点评引导学员思考。
辩论教学特点是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教学目标是鼓励学员敢于发声,提高学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适用于有思辨、有话题、有冲突的观点,和科员、新入职人员等敢于辩论、不介意冲突的青年人。教员职责是选择与培训主题相关、冲突性强、话题感强的辩题,规范辩论原则和技巧,合理控场,协助构建学员合作团队,总结点评,提供课外资料或寻找渠道。
翻转课堂特点是课外自学,课堂讨论实现知识内化。教学目标是实现学员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提升学员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更适用于政策宣贯、能力建设类课程主题。由于对自学能力和对事物把握程度高,翻转课堂更适用于处级及以上干部。教员要能够为学员提供课外资料获取渠道,引导学员课上主动提问。
模拟教学特点是虚拟情景、相似情节。教学目标是提高学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如写作、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更适用于能力建设类课程主题,多为日常工作常见场景的实操演练。更多适用于业务素养和能力尚未掌握或有待提升的新入职人员或科员等青年干部教员需要设置符合实际的模拟场景、总结点评。
学员论坛特点是各抒己见,集百家之长,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教学目标是引导学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员论坛更适用于战略规划、方针政策等宏观问题研究,学员对象倾向于处级及以上干部。教员要结合培训主题选择论坛主题,设置高效规范的流程。
破冰教学特点是通过破冰游戏打破学员间的陌生隔阂,教学目标是提升学员团队合作能力和班级学习能力。破冰教学更多适用于能力建设类课程,如团队合作、高绩效团队建设等。教员要精准选择符合学员对象和培训主题的破冰游戏,总结点评。

(二)教员在不同类型“三农”干部参与互动式教学的职能定位
针对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司局级及以上“三农”干部,教员是协助者,要协助教师或学员抓住互动关键点,协助梳理学员观点,不需过度点评。
针对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处级或高级职称专技人员,教员是催化者,重点要提供精炼的背景材料,和教师或学员合作催化学员智慧,甄别核心问题,引导学员讨论,记录学员观点,合作提出对策建议,精炼点评。
针对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主任科员或中级职称专技人员,教员是促进者,需要提供丰富背景材料和分析框架,引导学员讨论,明确操作规范和流程,有效控场,提炼总结学员观点,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和形势和已掌握的学习资料和工作经验,全面总结点评。
针对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不足的科级以下、初级职称专技人员或新入职人员,教员是激发者,要讲解并提供丰富背景材料,讲解规范和流程,充分控场,引导学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炼总结学员观点,并给与点评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