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根据培训班教学安排,各垦区人员分3个小组对农业部农垦局王守聪局长在中国农垦教育培训联盟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以及联盟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联盟建设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综述如下:
大家认为王局长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站位高,有思想,有深度,讲话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对当前和今后联盟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上海光明进修学院的王建明认为,我们要把初衷想清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既要自信,更要主动,分步走实现目标。
一、关于联盟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大家认为教育培训联盟要建设成为真联盟、实联盟,关键在于完善有关体制和运行机制。新疆兵团干部学院的李辉认为,要通过利益链接把大家紧密联结在一起,要让成员单位在联盟中受益。在运行过程中,要突出以“农”为中心,培训和研究都要紧扣此主题;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师资、课程、项目、基地、网站等该统的就要统起来,但是对于各类培训各垦区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类实施。来自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组织部的祝洪涛认为,联盟要有各种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约束力和凝聚力。另外。联盟工作要有部局文件支持,减少沟通流程,加快协调效率。
二、关于联盟今后的工作
李辉建议,要加强库的建设,包括基地库、师资库、课程库,甚至项目库,以便共享;要加强需求研究,既要重视组织化需求,也要关注个人需求,通过使个人受益(如颁发证书,利益链接)调动大家积极性。许多学员认为,各垦区不能短视,不能把培训当成本,而应该将培训看作是对人才的投资。培训既要做高端,也要做低端,高端要注重品牌建设,低端要注重推广和推动,培训不能只针对管理者,可以扩大到基层,大力培养职业农场经理人,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农干院可以多举办政策方面的培训与学习,而地方应侧重实践教学培训。联盟可以添加“挂职轮训”,加强垦区之间交流学习。王建明认为,光做培训还不够,还要使联盟成为人才评测中心、咨询中心,以此提高影响力和引领力,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实现资源整合,要规划好每年做什么,近期做什么,远期做什么,五年后看今天,我们会更加自信。
三、关于联盟培训建设
培训方式:进行常态化培训(定期、强制性);送教上门(把联盟某类课程老师集体送至有相应需求的垦区上课);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比如网站、微信、APP)。课程设计:课程覆盖要广泛,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性和重复性;多采取开放式授课、案例式教学;加强市场类、农业经营管理类、互联网+、资本运作等课程设计。师资库:要涵盖在校老师、企业领导、一线工作者等;责成垦区定期推荐优秀师资;教师定期考核(建立淘汰和评比机制)。基地建设:各垦区有所侧重,避免重复;基地正名(挂牌);调动基地积极性(切实考虑基地提供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