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动物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好成效

  近年来,基层防疫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稳定基层防疫队伍,确保防疫工作高效完成成为很多地方的一大难题。来自浙江象山的学员介绍了当地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解决防疫难题的经验方法。

  一是稳队伍,转体制,成立服务公司。2013年,象山县在原有乡镇动物防疫员的基础上,淘汰了一批年龄大、专业知识弱的人员,录用一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动物防疫和检疫协检队伍中。但因为社会保险需由“两员”自行缴纳,扣除保险后的收入十分单薄,“两员”人才流失不断,队伍的稳定性令人堪忧。为此,象山县在2014年底,积极推动“两员”队伍整合,由“两员”自愿组建成立象山安骥畜牧兽医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形式解决“两员”社保问题。

  二是定人数,买服务,开展防疫工作。象山县根据各乡镇政府防疫人员需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与安骥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由安骥公司派驻“两员”到各乡镇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县财政按照每人4万元的定额将服务费用(其中市、县财政配置2万元/人,购买服务的乡镇配套2万元/人)下拨至乡镇,由各乡镇统一支付给安骥公司。

  三是搞培训,提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安骥公司负责全县“两员”的统一管理,由象山县政府组织每年定期开展“两员”职业道德教育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进修,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能,提高“两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拓渠道,增收入,优化队伍建设。增加收入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 “两员”队伍在向县政府备案审批的基础上,还参与动物检疫协检工作。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和屠宰检疫站按照政府服务性项目公开招标的办法向社会开招标,支持安骥公司参加政府组织的动物检疫协检服务性项目公开招标,中标后,安骥公司作为中标单位,派驻有资质的人员参与检疫协检工作。二是从事养殖场的有偿服务工作,如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建立指导、病死猪的收集管理、动物诊疗、有机肥加工处理等,从中获得经营性收入。三是指导帮助规模养殖户申报项目取得收入。2015年收入达到每人每年平均5万元,2016年特别加入宠物免疫服务,以宠物管理费方式增加收入,争取年底收入达到平均每人5.5万。此外,该公司每年有2-3人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象山县或其他县市区的正式队伍中,这样一方面充实了正式队伍,另一方面更新了该公司的队伍,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

  五是重监督,转角色,确保应免尽免,免疫质量达标。购买社会化服务时对安骥畜牧兽医服务有限公司考核员工办法提出要求,确保开展“两员”工作情况评价与考核,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县政府统一建立“五色预警”机制,要求镇政府每周抽查一次,及时上报预警级别,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提升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率。

  象山县通过兽医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既保证了村级防疫员的利益,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矛盾,又解决了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研讨学员表示该形式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为其他地区学员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际经验。

  (郑双燕  文雪霞)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