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农业部对使用优质奶牛冷冻精液的养殖户给予补贴,对于奶牛良种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我国奶业高速发展。但在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8期奶牛养殖大县畜牧局长班上,学员纷纷反映,现行冻精补贴政策亟待改进,建议实行奶牛冻精购置补贴。
学员介绍,现行冻精补贴政策要求政府通过招标采购,确定种公牛站供应的冷冻精液价格。种公牛站以招标价格扣除15元/支的补贴后,供应奶牛养殖者冷冻精液。现行冻精补贴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如下问题:
一是难以满足养殖户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产品质量普遍有所提高,种公牛站名录中产品不够高产、性控不稳的缺点渐渐显现,日愈不能满足养殖户需求。有学员反映,普通冻精产品受胎率约为65%-75%,其中母犊出生率仅为50%偏上。而使用高产性控冻精产品,可将母犊出生率提升至90%以上,且日产奶量从10公斤提升至20公斤,能够较大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二是积压问题难解。由于奶农对冻精产品要求渐高,一些养殖户宁愿自掏腰包购买优质冻精产品,也不采购政府补贴产品,导致政府通过种公牛站采购的冻精产品出现积压。但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规定,积压冻精无法以转售等方式进行处理。冻精存储费用高昂,导致仓储、资金、人力浪费。据陕西泾阳学员反映,仅当地一地就积压了6万支冻精。
对此,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多地学员建议,在不改变政府现行补贴标准的情况下,改变冻精补贴方式。
一是扩充产品名录。通过成立专家委员会,核查确定供应合格冻精产品的企、事业单位,并由其提供不同类型产品规格、型号、价格和详细参数作为公开产品目录,改变当前“想要的难入围,入围的不想要”的怪象。
二是改革现行冻精购置补贴。政府不再通过种公牛站集中采购、集中存储冻精产品,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养殖户。养殖户按照自身需求,在公开产品目录范围内选择采购冻精产品。政府以冻精产品发票、冻精细管数量为发放补贴依据,补贴标准仍为15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