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双向交流 构建司局与大县对接新平台

  3月26-30日,畜牧大县兽医局长培训班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培训班得到了农业部兽医局的大力支持。学员们说,“这次培训畅通了县级兽医局长与主管司局的沟通渠道,有问题可以直接讲给司局同志听,我们这次真的来着了。”

  一是提供了部委机关直接联系基层的平台。部兽医局对举办此次培训高度重视,在深入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学员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与使用等,对培训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培训班开班后张仲秋等局领导亲自到班指导,安排专人全程跟班,组织相关处室负责人参与学员研讨,直接听取学员的意见建议,与县级兽医局长深入对接。部兽医局同志反映,“县一级是兽医工作的最前线,参加小组研讨相当于开展了一次高效率调研,参训局长们的意见建议对制定政策非常有帮助”,“平时很难有机会跟县级局长坐在一起,听一听基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距离的交流与接触,深切感受到大县兽医局长对于做好兽医工作的迫切心情,也提振了我们的精神状态。”

  二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了工作困惑。大县局长抓住与司局同志交流的机会,提出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比如针对生猪定点屠宰职能移交工作,学员提出是不是把公章交了,就算完成了呢?屠宰处卢旺调研员说,在移交过程中,双方必须明确交什么,怎么交,方案怎么定。不是说把章给你就交接了,还涉及到经费、项目、档案、技术、人员等多方面问题,要签定交接备忘录,明确交接的具体内容。此外,学员反映,现行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已经不适应职能移交后的工作要求,监管过程中普遍存在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针对学员关心的“谁出证,出什么证”问题,医政处曹翠萍说,目前《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正在进行第二轮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原有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和屠宰检疫制度进行了调整,改为生猪屠宰肉品卫生检验制度,明确企业在官方兽医监督下实施肉品卫生检验并做好记录,官方兽医通过抽检复检等方式查验记录,对合格产品出具卫生检验证书,屠宰场根据检验证书在生猪产品上加盖印章或加施标志。学员们说,“通过这次培训,理清了工作职责,明确了主攻方向,增强了服务农民群众的信心和动力。”

  三是第一时间把问题反映给了主管部门。培训过程中,县级兽医局长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主管处室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比如,学员反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普遍存在回收难、建厂难、利用难等问题。检疫监督处王中力副处长回应说,近期农业部联合14个部门向国务院办公厅提交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有关政策建议。财政部已初步同意把散养户死亡生猪的无害化处理纳入补助范围,文件对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运转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估计5月份就会出台。在兽药管理方面,学员反映当前有些养殖场不愿意使用政府招标的强制免疫疫苗,浪费现象严重。药政处谷红调研员说,关于强制免疫疫苗的招标模式问题,目前部里正在跟财政部及各省沟通协调,像山东、海南正在试点由养殖场购买疫苗,不再是政府统一招标,我们会综合大家的意见,最终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学员们说,农业部就是我们基层农口工作人员的娘家,有这么坚强的后盾,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今后工作起来腰杆硬、底气足、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窦晶鑫)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