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学院召开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工作总结座谈会,党委书记、院长蒋协新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充分肯定轮训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全面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提出了要努力探索“培训、研究、实习”三位一体的培训工作新模式,并对如何做好今后的轮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蒋院长指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集中全院的力量筹备举办了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了现代农业示范班、农业班、畜牧班等8个班次,累计培训大县局长、种子企业、合作社负责人、体系专家、部系统干部1002人。轮训工作深入贯彻中央与部党组有关要求,紧扣产业发展需要,既宣讲政策,部署工作,又研究问题,提出建议,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方式多样有效,管理精细专业,成效扎实显著。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二是宣贯农业部重大决策,推动工作落实;三是交流各地经验,提升履职能力;四是深入研讨问题,提出决策参考;五是搭建交流平台,形成发展合力。今年的大县局长轮训工作在往年取得较高成绩的基础上,也锤炼了队伍。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局意识的提高;二是业务本领的提高;三是“三农”知识的积累;四是工作作风的锤炼。
蒋院长强调,大县局长轮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体现为“三坚持三保”: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保大局;二是必须坚持集中优势力量保重点;三是要坚持创新方法保品牌。目前,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已经成为具有学院特色的培训品牌,主要体现在“六最”:一是部领导重视程度最高;二是培训规模最大;三行业门类最全;四是持续时间最长;五是社会影响最广;六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前三年我们是创品牌,今年我们通过创新方法保品牌。
蒋院长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努力探索“培训、研究、实习”三位一体培训工作的新模式。培训是我们传统的优势,研究基地、实习基地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潜力。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探索,从传统授课型培训向研究型、实习型培训转变。在培训中研究,把培训作为研究的基础载体,在实习中培训,把实习作为培训的载体。要将实习和研究、培训结合起来,实现培训、研究、实习三者之间的互通、互补、互动和互融,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互相依赖、三者合一的整体。从培训战略上实现“培训、研究、实习”的大循环,从培训战术上实现“听、想、看、写、讲”的小循环,最终形成学员“带来问题、带走成果、留下建议、反馈意见”的四点一圈良性循环,使培训能够出成果、出实效。
卢丙来副院长主持座谈会并讲话,重点从新变化、新成效、新认识、新问题、新思考的“五新”角度阐述了对今年大县局长轮训工作的认识。学院参与轮训工作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共34人参加会议。会上,轮训教学管理组、信息宣传组、研讨主持人员和重点支持部门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