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沿海渔业重点县渔业局长培训班的学员反映,我国大部分渔村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难以担负起吸纳渔民就业、保障渔民生活等职责。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来自辽宁瓦房店的王冲学员说到:“我国渔村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外海和远洋捕捞尚未形成规模,水产品加工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运输、贸易、旅游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为渔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薄弱的渔村集体经济无力承担建设资金,直接导致了渔业基础设施不完备、交通与通讯不便利、供水供电系统不发达等一系列问题。来自广东大亚湾的李良生学员反映:“我们区的7个渔村之中,只有1个渔村依靠厂房出租每年获利20万元,其余6个渔村每年的集体收入均不到5万元,无力承担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渔村公共服务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很低,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医疗资源匮乏、卫生体系薄弱,尤其是偏低的社保水平,导致部分渔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来自大连金州的钱坤学员反映:“目前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渔民每月只能领取60元的基础养老金,再加上医疗报销比例偏低,有些渔民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针对以上问题,学员们建议通过实施三个带动,加快渔村建设进程。
一是以休闲渔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休闲渔业投入少、见效快,各级政府要以发展休闲渔业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渔业设施,充分发挥渔民的专业技能,对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逐步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创造更多就地转产的工作岗位,有效拓宽渔民的就业渠道。
二是以渔港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完善。以港兴村是渔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要充分发挥渔港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中心渔港工程、核心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可以采用将渔港工程建设、渔港核心区开发、基础设施配套整体打包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效解决项目配套资金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问题。
三是以民生工程带动社会事业发展。各级政府要以实施民生工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民生领域的项目建设,妥善解决事关渔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渔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刘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