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不仅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争地”,而且粮食生产由于比较效益低,在农业产业内部竞争力也越来越弱。现代农业示范区班的学员们反映,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农业之间的矛盾。各地也积极探索解决粮经矛盾,其中福建永安市推广高效粮经模式,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发展高效粮经种植模式的起源
福建永安市对高效粮经种植模式的探索源于20世纪90年代。永安属于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的稻作区,当时,永安海拔高的地方种植单季稻或单季稻和烟叶轮作,海拔低的地方种植双季稻。城郊围绕着本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种植蔬菜,但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随着城镇化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增,城郊农民的一些土地被征用。为了解决这些农民的生产需要,永安市政府鼓励他们利用稻作区剩余的冬闲田种菜,探索粮经轮作的种植方式。
近年来,永安市致力于推广“早稻-机收低留桩再生稻-冬莴苣”、“春大豆-中稻-冬莴苣”等多种新的高效粮经种植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009年-2012年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继2009年、2011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后,2012年又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同时,蔬菜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永安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9.531万亩,总产量约39.7万吨,仅次于粮食,成为永安第二大农作物,永安莴苣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誉,销往全国各地。
——高效粮经种植模式成功的因素
当被问起福建永安高效粮经种植模式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时,福建永安农业局局长邢克强讲了3点:
(一)找到与当地温光条件相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关键。为了找到适宜永安地区种植的优良蔬菜品种,当地农技人员与农民一起反复试验,先后试种了四川莴苣、江西莴苣等不同品种,最后培育出本地莴苣品种“飞桥莴苣”I号,改良后的永安“飞桥莴苣”生长期短且都在冬季,而且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运,非常适合与水稻轮作。为了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给蔬菜种植留出足够的时间,农技人员与农民一起尝试着改变水稻种植方式。最开始试验头季稻收割后高留桩进入再生季,这种种植方式最省时间,比平常种植双季稻可以节省约30来天的时间,但这种方式必需人工收割,而且再生稻产量较低,经济效益差。于是当地农技人员与农民开始头季稻收割后低留桩再生的生产模式试验,并且积极与农机科研单位沟通交流,最后终于探索出头季稻机收后低留桩进入再生季的方式,虽然比高留桩的整个生产时间要长,但是比平常双季稻种植时间要短,而且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低;机收低留桩再生稻产量高,米质优,效益好;同时开展秋冬种,充分利用了自然温光资源,农户收益稳定。
(二)政府积极引导是前提。邢局长说,农民如果没有看到直接的经济利益,一般不会主动去创新,发展高效粮经种植模式一开始必须由政府来主导。为此,当地农业部门一方面组织一批有经验的农民到传统稻作区插种一季蔬菜,并为种植蔬菜的农户提供各种补贴和奖励。另一方面组织当地农技人员与这些农民一起反复试验,寻找适宜当地温光条件的种植品种和模式。另外,为了解决莴苣销售难题,打造永安莴苣的影响力,当地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莴苣外销,比如,对于将永安莴苣运往江苏、浙江、上海、广东销售的,只要能够提出证明在外地销售了一车永安莴苣,政府便补贴500元/车。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粮经种植模式的效益越来越明显,每亩综合纯收益能达6000-10000元。据邢局长介绍,在一些适宜轮种的地方,因为土地产出率高,土地流转价格已经高达2000元/亩。
(三)社会化服务是催化剂。从传统种粮到菜稻轮作,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经营销售也是一个挑战。为此,永安市成立了永安“飞桥莴苣”公司,为当地农民提供种子、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社会化服务提高了永安蔬菜的整体市场竞争力,使得模式得到广泛推广。近年来,永安市农民自发成立了9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市农民种植永安莴苣;永安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积极介入莴苣产业,在莴苣价格低落时大量收购莴苣加工酱菜心;永安化肥企业研制出莴苣专用肥,农业部门结合土壤配方施肥项目在全市大力推广;农业相关服务部门积极主动为农户提供农资、种苗、植保、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高效粮经模式的给当地带来的好处
据邢局长介绍,在永安高效粮经种植模式中,每亩蔬菜收入一般能达到5000元以上,每亩粮食收入1500元以上。既然蔬菜收益比粮食收益高,那么将来会不会出现农民将粮食都改种蔬菜的情况呢?邢局长坦言,在90年代初,他们刚开始探索粮经种植模式时,确实出现过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现象,但是近些年来,粮食种植面积基本能稳定在30万亩左右,这是由于:第一,当地的莴苣品种适宜在冬季种植,如果在夏季种植病虫害比较多,田间管理难度加大,人工成本和农药成本增加;二是,当地有种植粮食的传统,农民中普遍存有“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惯性心理,粮经轮作方式既有粮又有钱,很受农民的欢迎;三是,当地政府积极推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落实各项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强化技术推广和生产服务,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
邢局长还介绍道,自从永安高效粮经种植推广开来后,永安农业农村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一是使土地、温光、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不少农户改原来冬闲赌博喝酒为种菜、营销致富;二是通过菜稻轮作,能改善土壤环境,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三是在种粮的同时增加一茬菜,既能相对稳定粮食总产,又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缓解了“国家要粮,农民要钱”的矛盾。(彭水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