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寿光在想什么

  “接下来,寿光要做5件事:一是打造团队,二是探索模式,三是拓展渠道,四是开发技术,五是整体上市。未来,寿光蔬菜产业将会实现从研发到终端销售、从产业化服务到资金运作全覆盖,拉动整个中国的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第三期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蔬菜局长)班上,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田谈起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时充满信心。

  这次培训班中,几乎一半的学员曾到寿光参观学习过;几乎所有的学员都表示希望当地设施蔬菜能够向寿光靠拢。寿光作为蔬菜行业的“领头羊”地位无可非议,设施蔬菜看寿光,那么,寿光现在在想什么呢?杨维田给出了答案。

只卖高端菜

  目前,寿光蔬菜20%来自园区生产,所有园区生产的蔬菜都能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价格是普通蔬菜的1.6倍。这部分蔬菜主要通过超市、酒店、食堂、军队和社区直供等固定渠道销售,价格和品质都比较稳定,且能够实现产品质量全程追溯。“现在不好做追溯的是其余80%的菜,”杨维田说,“我们按照主要品种建立了几个专业批发市场,市场中有较为完善的准出制度,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准入制度。我们的菜因为加入了管理成本,价格肯定要比其他菜贵,在进入这些批发市场的时候就不具有价格优势,优质卖不出优价。所以,质量追溯这个问题,单靠寿光很难实现。下一步,我们更希望拓宽超市、酒店、食堂这些相对固定的渠道,逐渐向高端客户市场转移。我们现在已经不鼓励农户扩大生产规模了,更加提倡种植高品质蔬菜。”

社区直供模式更好

  “模式”是杨维田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很多地方现在在模仿‘寿光模式’,但是这其实只是生产环节的模式。寿光现在要探索的,是生产、销售和流通一体化的模式。”据介绍,配合高端市场的开发,目前寿光正在积极探索社区直供模式。“我们已经在东北、华北、华东50多个城市建起了配送中心,配备了全套加工、检测和运输设施。通过这些配送中心,寿光蔬菜能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24小时直达,确保消费者买到新鲜、安全的蔬菜。”据悉,一个一般规模的配送中心大约需要投入1000万元左右,如果全年配送额能够达到7000万元,大约6年就能收回成本。杨维田认为,这个模式非常有前景,也符合高端市场开发的思路。

逐渐向产业链上游转移

  目前河北、河南等几个相近省份的蔬菜产业也在迅速崛起,寿光蔬菜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一些地区还出现了贴寿光牌卖高价的现象。面对这种“大混战”的局面,寿光有何打算?“把整个产业向前端转移,做种苗培育,做农业投入品,做新技术推广。寿光的菜农本身也有这个诉求,我们现在就是顺势而为。国际上很多种子研发机构、产品推广机构都在寿光寻求代理,荷兰、以色列、台湾还在寿光建有研发机构。现在其它地区的蔬菜发展很快,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是件好事,对于寿光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这将为未来寿光蔬菜的品种、技术和投入品的推广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谋划寿光蔬菜整体上市

  “我现在做的事情主要是拓展市场渠道和谋划整体上市,生产的事情我已经基本上不过问了。”杨维田说,“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收购目前经营不善的蔬菜产业园区,谋划寿光蔬菜产业整体上市,进而带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2010年寿光一家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1年又有一家企业在香港上市,接下来还将出现6个上市企业。“目前国内农业板块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我们选择在国(境)外上市。”据杨维田介绍,寿光市政府今年有望牵头成立中国蔬菜协会,主要负责蔬菜产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组织会展培训、产品品牌选送、发展产业传媒、提供行业管理服务、开展对外协作等,将生产企业、农资企业、加工企业等有效整合起来,推动中国蔬菜行业整体发展。“既然大家都说我们是行业标杆,我想我们还是得眼光远一点,定位高一点,做一点标杆的事情,才能真正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此次培训班上,杨维田也带着蔬菜协会的资料奔走呼吁,不少学员积极关注,表示了参加意愿。寿光在做什么,或许其它地区并不能也不应当全盘拷贝,但寿光要做的事情却将影响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的走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