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农业部组织的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我不光学习掌握了不少新政策、新知识,还解开了困扰我们许久的对虾‘偷死病’难题。”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水产局副局长刘建柱说。
2010年以来,农业部对全国800个农牧渔业大县的农业局长开展培训,既宣讲政策,也交流经验、听取呼声,3年累计培训2788人,取得了良好成效。
让一线指挥员吃透政策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魏百刚表示,农牧渔业大县肩负强生产保供给重任,稳定发展主要农产品生产,抓住大县就抓住了主产区的大头。因此,轮训坚持聚焦大县,关注农业大县的发展需求。
“大县局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宣传落实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基层农业干部。但长期以来针对他们的农业政策、业务培训等严重缺失,再加上有些农业局长是从别的部门调任的,对农业不了解,这项培训就更有必要。”魏百刚说,参训的农业局长中有八成来自乡镇党委政府和非农口部门、三成为新任职。
着眼于提升大县局长的工作能力,培训班请来了农业部部领导、各司局负责同志以及知名专家,系统阐述中央“三农”工作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深刻分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等,围绕基层关心的粮食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内容作专题报告。
“通过轮训,我接受了一次系统的农业农村政策教育,对中央提出的‘重中之重’、‘三化同步’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路也更加明确,找到了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四川省简阳市农业局局长张利昌说。
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培训班还为学员与专家、学员之间搭建起业务交流的平台。
“张院长,我们那儿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这两年老是发病,汉沽区杨家泊镇2010年平均亩产对虾361公斤,比2009年的980公斤下降了63%;2011年更为严重,平均单产仅为284公斤,虾农损失惨重,您有啥好办法吗?”在今年渔业大县局长的培训班上,刘建柱忧心忡忡地向授课老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提问。
刘建柱的问题一抛出,引起广东斗门、广西北海、山东利津等地渔业局长的共鸣。张显良告诉大家,南美白对虾“偷死病”目前只能防不能治,一旦发病无法治愈,只能从防病入手考虑。
在张显良的指导下,渔业局长们互相交流、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几条对策建议,比如科学规划、完善配套,每100亩建立一个小区,确保小区内进排水独立;管好水质、严格消毒;强壮苗种体质、推广优质种苗等。
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寿光打算怎么干?课堂上,山东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田的发言带给大家许多启示。培训班上几乎一半的学员曾到寿光参观学习过,他们都表示希望当地设施蔬菜能够向寿光靠拢。“如果要对100个县市进行学习和考察,恐怕一年时间都走不过来。但在这次培训班上大大节约了学习成本,为借鉴先进经验、学习好的做法搭建了平台。” 黑龙江省肇东市农业局局长闫德久说。
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基层,在学习的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基层的呼声。他们反映当前的农田建设分散在各个部门,偏重在沟、渠等硬件基础设施上,忽视了耕地土壤质量建设;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大建设投入,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要求。
魏百刚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基层农业干部的培训力度,计划利用3年时间把农业大县、重点县、示范县的农业局长轮训一遍,同时增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负责人和产业体系专家参训,不定期展开专题培训。还要建设全国农业干部远程学习系统,满足基层农业干部学习持续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本报记者 冯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