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地处湖南省的南端,占地面积221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5万亩,其中蔬菜面积占18万亩。“十一五”期间,东安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生产,确定东安为粤、港、澳“菜篮子”发展目标,集中精力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种植,重点发展优质外销蔬菜产业。2011年,东安县被确定为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全省40个蔬菜生产大县之一。东安紫皮大蒜被评为全省20个优势农产品之一。这些成果都源于东安县蔬菜办严把质量监管,规范安全生产地成功实践。
持之以恒做质量检测。1994年,东安县蔬菜办购置了一批检测设备,并配备了5个质检人员,开始了深入一线的蔬菜质量监测工作。其中2个人负责超市,2个人负责集贸市场,1个人负责蔬菜基地,每天坚持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检,日检测样品不少于19个。检测样品由两位检测专员检测出结果后,于第二天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每月,蔬菜办还会做一次检测汇总通报,将不合格的被检蔬菜信息粘贴到警示栏上以示公众。这种日常的检测从94年开始已经坚持做了8年,从未间断。
生产消费两手抓培训。2011年,东安县蔬菜办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0次,累计培训菜农2000多人次,发放各种手册、简报3800多份,书写标语58条,发放《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报告》12期3600多份。宣传力度大、范围广。培训分为两块:一个是抓生产,主要安排3个专业的农艺师对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和工人进行培训,从源头上抓安全;一个是抓消费,对超市、宾馆、学校的蔬菜采购负责人进行培训,教授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和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
蔬菜网络建设新创意。东安县蔬菜办提出建设蔬菜农药残留网络,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蔬菜办花费10万元的蔬菜检测经费购买了一批新型果蔬农药残留速测仪,分别置于县蔬菜农残检测中心、县城蔬菜超市、较大宾馆、学校、蔬菜批发市场和主要农贸市场等地使用。初步形成了以县蔬菜检测中心为依托,以蔬菜批发市场检测站为骨干,以重点产菜乡镇、四家超市龙头企业、单位食堂宾馆酒家检测点为网络的三级农残检测体系。蔬菜农残检测网络的建立对全县的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控更加方便直观,同时也减少了检测工作量,真正实现了信息化的质量监控。
湖南省东安县蔬菜办的实践成效启示我们,蔬菜质量检测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是有益于民生、得民心的工作。要有的放矢做培训,与时俱进地运用科技,不断创新检测方式,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检测网络,从而确保蔬菜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