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资源枯竭和开发利用过度,推动海水养殖“浅”向“深”转变,拓展渔业生产空间,是适应市场需求、保障渔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渔业实现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在培训班的专题研讨活动中,广东省饶平县陈振平局长介绍了该县开展深水网箱养殖的有关情况。
饶平县自2006年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以来,划定72.87公顷海域面积建立柘林湾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发展深水网箱规模达53组212口,规模目前居全省前列,已累计销售成品鱼3619吨,销售额1.62亿元。2011年,全县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6.3万吨,总产值20.56亿元,占大农业产值的40%。该县先后被国家和省评为“全国渔业百强县”、“省海水养殖先进县”、“广东省水产生产先进县”。
饶平县推进深水养殖的具体做法: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科学规划。从2006年起,广东省海洋渔业局就组织专家对全省海域进行调查,2007年粤东以饶平为中心,省财政厅2007-2010年设立粤东四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安排潮州市5000万元。潮州市政府下文对深水网箱养殖实行物化补贴,按实际投入资金总额补助15%。2006年,饶平县利用南澳岛作为抵御风浪的天然屏障,在柘林湾规划出一片水深10-15米、水质良好的海域作为深水网箱养殖区,建立72.87公顷海域面积的柘林湾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2009年又编制出台了《饶平县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规划到2015年发展深水网箱200组800口,使深水网箱养殖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好服务。金航公司是一家从事深水网箱养殖、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海产品加工销售及国际鱼类贸易的股份制企业,该县划拨72.18公顷支持金航公司生产,协助金航公司共争取各级扶持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深水网箱基础设施及科研、生产。推动金航公司与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的科研合作,积极帮企业申报国家科研项目。《深水网箱优质化养殖渔业资源开发》获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立项,《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开发》被列入2008-2009年国家星火计划;柘林湾深海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先后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供港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柘林湾深海网箱产业化基地建设”入选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并协助公司解决深水网箱海底固定锚的技术问题,将原来设计使用的木桩改为水泥堆锚,解决了深水网箱固定系统的主要技术难题。
三是推动“深”“浅”结合,延长产业链。一方面,推动“公司+基地+传统网箱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与浅海养殖户的双赢。积极发挥金航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由金航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为传统网箱养殖户提供种苗,由养殖户养到2-3斤,再由公司按统一价格收购中苗或半成品鱼投入深水网箱继续放养,带动浅海养殖的同时又提高了深水网箱的养殖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协调金航公司与饶平县展雄水产品有限公司合作,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将深水网箱养殖的产品加工成生鱼片并出口销往东南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陈局长介绍,深水网箱养殖产量高,效益好。每组深水网箱的年产量可高达10吨,相当于20口传统普通网箱的产量。产品绿色无公害,有效实现了产业转移和带动渔民增收,目前有90户渔民成为深水网箱养殖公司职工或是挂靠公司生产,2010年挂靠渔民年平均收入32000元,比2009年增收4800多元。广东省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广东省深水网箱产业发展专项,粤东以饶平为中心,辐射到汕头南澳等地区;粤中以珠海为中心,辐射到深圳、惠州、江门;粤西以湛江为中心,辐射到阳江,建设粤东、粤中、粤西三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核心区。
当谈及饶平县推广深水网箱养殖的经验在其它县是否适用时,陈局长提出四点:一是海域的选择很关键,南澳岛能抵御风浪,在其发展深水养殖有天然优势。风浪大的地方,管理难度大。二是使风浪减少的“消坡堤”的建设正在试验中,这一技术难题急待解决。三是一定要“深”“浅”结合,深水网箱与传统网箱养殖结合才能发展得好。四是海域使用方面地方应予以支持,在功能性海域地区得划定深水养殖区域。
通过陈局长的介绍,来自海南、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本组学员觉得收获很大,对于如何推动深水养殖有了基本了解,学习了先进经验,觉得这种形式的研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