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蔬菜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和恶劣气候的影响,供应常出现周期性“淡季”。为破解不利因素,澄海区通过应用保护措施,提高复耕指数,降低了市场的产品同质化激烈竞争风险,取得了较好的后规模效益,实现了蔬菜周年商品化供应。
一、保护设施推动蔬菜周年生产、全面提升蔬菜品质
针对“春淡”和“秋淡”二个淡季现象,澄海大力推广实施了,保护设施反季节栽培技术,每年冬春季利用尼龙薄膜防寒保温种植反季节的蕹菜;夏秋季利用遮光网滤光、降温、防止大雨暴雨的直接冲击作物;冬季利用尼龙薄膜防寒培育蔬菜、瓜类种苗,使其早植,早收,早上市。保护设施栽培的反季节蔬菜,产品稚嫩,品质优良,且生产周期短快,生产过程几乎不用喷洒农药,产品无残毒,商品化率高达100%,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蔬菜周年生产,丰富了市场菜源,缓解了蔬菜的供应“淡季”现象的出现,“淡季”不淡,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二、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效益
采用保护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相结合,每年可以产菜6-8造,比原来露地栽培增加2造以上,实现了增产增量。夏季生长的蕹菜安排在“春淡”上市,热销又价高,经济效益好。芹菜、芫荽、菠菜等冬生蔬菜在夏季上市,价格相当稀贵。遭受台风暴雨恶劣天气后,也能有效利用遮光网抢种速生叶菜类,上市快,价格高。
三、培植龙头链基地提升商品化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是澄海蔬菜产业的特色出路。目前,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支撑、农产品加工流通组织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品种,组织农户种植并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保护价,解决了农户生产的后顾之忧,实现了企业、农户“双赢”的效果,为蔬菜周年商品化实现提供了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