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县作为株洲市重要的蔬菜主产区、湖南省重点基地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在生产、流通、加工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通过抓重点环节,有效解决了政策资金、技术、推广的难题,在发展高标准“菜园子”、丰富高质量“菜篮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抓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确立了“五步”工作思路,即紧扣一个主题,做优做强蔬菜产业;瞄准两个目标,服务城市、致富农民;致力三个提高,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四项重点,抓好规模经营、品牌带动、科技兴菜、依法治菜;争创五新业绩,科技兴菜有新内容、产业规模有新突破、产品质量有新提高、经营效益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创新篇章。
二抓宣传,强化服务意识。做为城郊型县,背靠大市场,发展蔬菜产业有潜力、有前景。为使理念转化为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县政府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印发宣传资料、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在发展蔬菜产业、强化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开展了重点宣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抓投入,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对基础设施、科技推广、质量监管方面的投入,近些年,株洲县通过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整合部门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超2千多万元,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交通设施及其它基本生产设施,共修水渠6.82万米,机耕路25.6公里,粪水池12500口,完善塘、坝、机泵95处,架设大棚3000余座,兴建了一批标准化专业蔬菜基地,建立了县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蔬菜质量日常检测。
四抓科技,增强发展后劲。为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提升科技含量,增强产业发展内力和后劲,株洲县在科技培训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把省、市科技专家请进来,选送学员走出去,参加省、市业务培训,举办乡村现场培训。以南阳桥、仙井、松西子蔬菜基地为示范点,重点突出大棚反季菜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各项先进的技术和品种。另一方面,安排蔬菜办干部根据生产需要,定期不定期下基地指导,解决生产一线疑难问题。
五抓源头,确保质量安全。确保蔬菜安全生产、安全供应,立足源头,加强生产管理,采取“五个一”办法(即一书、一证、一表、一册、一公约),即菜农签订一份责任书,填写好农药、肥料使用登记表,做好田间档案,每户发放一个“放心菜”销售证,一本《无公害蔬菜生产知识手册》,定期组织督查,以此强化无公害生产意识。
六抓监管,健全质量体系。
加强对产地环境的治理和改良,指导基地对污染源进行定期清理和整治。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制度,确保每年检测不少于2000批次,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品种、重点基地,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省、市质检部门。搞好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无公害产地和产品的样品送检、复审和申报,使产品能适应市场准入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