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驱动”推进布尔肉羊产业提质增效

  陕西省麟游县饲草资源丰富,有宜牧草坡72万亩,人工种草10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34万吨,年产以玉米为主的精饲料3300万公斤以上,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三轮驱动”方式,推动肉羊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政策驱动。县委、县政府将肉羊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程,出台了《关于布尔肉羊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财政支持农民增收政策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土地使用、圈舍改造、良种投放、银行信贷、机具补贴、大场大户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把涉农资金整合使用,重点倾斜肉羊养殖,助推了产业快速发展,养殖数量成倍增加,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示范带动。一是产业开发初期,大力推广“闫怀杰户营模式”,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和带动一批大场、大村、大户及示范乡镇养羊产业大发展。在全面总结桑树塬村养羊户闫怀杰布尔羊养殖经验的基础上,麟游县探索提炼出适合农户家庭适度规模养殖的最佳肉羊生产模式-“闫怀杰户营模式”,即农户饲养30只适繁母羊,年产羔35只以上,年育肥出栏肉羊30只以上,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其核心技术可概括为“三改三高六有”和“一喂二分三补四防”。具体讲“三改”就是改良品种(用布尔羊杂交改良当地山羊,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改造圈舍(尽可能按要求修建标准化羊舍,改善羊只饲养条件),改变饲养方式(改长年放牧为放牧+补饲、短期育肥全舍饲喂养);“三高”就是提高羊只受配率、受胎率和产仔成活率;“六有”就是修建羊舍要有羊床、羊栏、羊槽、药浴池、青贮窖和运动场;“一喂“就是要舍饲喂养;“二分”就是要大小分群,公母分群;“三补”就是要补精料、补盐、补微量元素;“四防”就是要搞好防疫防传染病;搞好驱虫防体内寄生虫病,搞好药浴防体外寄生虫病,搞好消毒防普通病。目前该模式已作为全省农户肉羊生产最佳模式广泛推广,有效缓解了“封山禁牧”、“林权到户”与养羊的矛盾,解决了肉羊发展过程中小与大、专与兼的问题,实现了良种、良法、良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截止2011年底,全县累计发展“闫怀杰模式户”1531户,年出栏肉羊4.61万只,户均养羊收入2万元以上,已成为这些户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

  三是科技促动。为了提高养羊农户的技术水平,麟游县专门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从南非、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协作,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肉羊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麟游县布尔肉羊杂交改良效果及舍饲养殖配套技术研究”,“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阿尔金钢等不同草种生产性能品比试验”,“畜间布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等研究,以技术研发提升养殖水平、增加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总结出母羊饲养管理、羔羊饲养管理、育成羊饲养管理、育肥羊饲养管理、种公羊饲养管理、羊只防疫、青贮饲草调制及使用技术规范和肉羊育肥流程图等8个适合当地的布尔羊养殖技术规范,研究制定的“布尔羊标准综合体”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作为地方标准颁布。这些成功的技术规范在全县养羊大场、大户和小区全面推广应用,使羊只受胎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育肥效果显明改变,因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全县布尔羊养殖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科技为先导,有力拉动了布尔肉羊产业的快速、健康、高效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