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示范养羊效果初显 更好更快发展还需加力扶持

  房县地处鄂西北,是集老、边、穷、库、特为一体的山区县。依托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优势,自1995年以来,房县围绕山羊大县建设和农民增收目标,坚定不移发展山羊产业,抓示范带全县,着力推动全县山羊产业提档升级。截止2011年,全县20个乡镇建成“1235”养羊示范小区49个,养羊户达890户,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房县在建设养羊示范小区中,采取“八统一、三扶持”的办法,即每户统一饲养20只能繁母羊;统一羊栏建筑式样和规格;统一定购材料加工机械;统一种草面积;统一喂养品种;统一圈养喂养方式;统一饲养种公羊;统一开展技术承包。每户扶持1吨水泥、扶持3亩牧草草种、扶持引种资金,解决了养羊户在发展山羊生产过程中的“四难”问题,即没有技术发展难、没有资金购种难、没有材料建圈难、没有饲料饲喂难。通过全方位扶持和正确引导,农民养羊的手脚放开了,钱包也慢慢鼓了起来。房县沙坪村养羊小区自2010年建成以来,小区内15户养羊户,户均年养羊收入2元以上,其中,有5户年养羊收入超过了3万元。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房县的山羊生产呈现出有基础、有技术、有热情、有信心的“四有”局面,成果喜人。但是,山羊生产发展中缺政策、缺资金、缺示范、缺包装的“四缺”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深挖羊群生产潜力、带领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学员建议:

  增加投入,加大山羊产业扶持力度。山羊产业作为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被各级领导形象为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建议上级部门针对资源丰富、基础好的地区,在草场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栏圈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羊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安排项目,以此推动山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化进程。

  完善机制,增强山羊产业发展后劲。建立健全山羊产业发展机制,是产业发展久盛不衰的根本保障。建议上级部门,一是要充分调动省、市、县三级对发展山羊产业的积极性,让各级财政都拿出一定额度的资金扶持山羊产业发展;二是对山羊良种繁育基础母羊给予补贴,按照每只能繁母羊100元的标准,对养羊户实施补贴,加大山羊品种改良力度,促进科技效益得到应有的发挥;三是对新发展的适度规模养羊户在小额信贷上出台政策,简化手续,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鼓励老百姓发展规模养羊;四是对人工种草的养羊户给予种草补贴,通过实施围栏圈养,引导农民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工草场及天然草场,走山羊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