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硬基础 增强软实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参加第4期培训班的学员提出,要在夯实“硬基础”的同时增强“软实力”,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

  夯实“硬基础”,要分类确定投资验收标准。甘肃临江李长秀局长反映,该县2008年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按照目前1200元/亩的投资标准,在耕地条件好的地区可基本实现项目要求,而对于坡改梯、土地平整难度大的地区,资金投入就会捉襟见肘。学员们建议,根据实施区域、种植制度和项目障碍因素,分类制定投资标准和验收标准。

  增强“软实力”,要整合各类项目要素投入。山东济阳骆学友局长认为,如果仅仅是提高各类建筑物的建设标准,而“软实力”不发生变化,高标准农田的潜能无法充分发挥。山西昔阳赵富华局长认为,在地块零散、一户一品的情况下,高标准的农田也难以发挥高效益。山东阿城陈振成局长认为,产业链建设能够实现农产品与市场最大程度的对接,在高产出的基础上保证高效益。山东博兴李树贤局长认为,“高标准”应包括良好的耕地质量、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耕作技术、素质较高且稳定的管理队伍。学员们一致认为,要力戒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建造一批高质量的桥涵闸站的认识偏差,合理确定投资结构和方向,提高“软实力”的投资比重,将培肥地力、科学管理、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选取规模经营、设施农业、产业链建设等关键环节,配套投入,重点突破,确保高水平的产出和效益。

  (窦晶鑫)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