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县局长助力现代农业建设

  “我们小组建议,土地流转要建立流转风险保障基金,实行先交后包,才能更好保障农民利益。”

  “大家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抓住投入品监管、检测体系、追溯体系和优质优价四个关键点。”

  “这次培训增强了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忧患意识。”

  3月25日,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的报告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首期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班的结业式正在进行,学员代表们轮番上台交流几天来学习研讨的收获。卢丙来副院长出席结业式,并全面总结了本期培训班的特点和成效。

  高度重视,精心筹备

  农业部对此次轮训高度重视。韩长赋部长明确要求,要在去年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办好”。陈晓华副部长亲自出席开班式,并作主题报告。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梁田庚司长多次听取轮训班工作汇报,亲自主持方案论证会、讲稿审定会和开班式。各司局和单位积极参与,不断调整方案,反复修改讲稿,力求让大县局长们能够坐得住、听得进、用得上。为锻炼队伍,锤炼作风,还专门选派14名部系统优秀中青年干部到班参训。

  名师云集,解疑答惑

  培训班办得好不好、解渴不解渴,关键在老师。本期轮训班既有领导宣讲政策、部署工作,又有专家传授知识、介绍最新前沿动态,还有实践工作者交流经验、探讨思路。柯炳生校长对于现代农业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精辟概括;廖西元所长关于水稻生产“轻简保面积、增穗是核心”的独到见解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新培训 注重实效

  本期培训班以学员为中心,以“管用”为目的,创新培训模式。一是培训需求调研贯穿始终。开班前,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组织调研组赴湖南、湖北、河北、山东、江苏五省12个农牧渔业大县开展调研,把握农业局长的培训需求。开班后,发放讲座专题调查问卷,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培训结束后,及时开展教学评估,搜集学员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学员有需求,培训有落实。二是学员结构优化。培训对象来自大江南北和黑龙江垦区,既有大县局长,也有部系统青年公务员,体现了南北结合、央地结合。用学员的话说,既让南方的同志了解了北方的现代农业,也让北方的同志学习了南方的先进思路,还搭建了中央和基层的直通车。三是综合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培训方式。特别是在研讨环节,采取结构化研讨、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以学员的兴趣为依据实行动态管理,围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开展研讨,形成了多篇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专题简报。

  在即将结束培训,踏上返程之时,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知行合一”,把学到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推动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