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鱼就要卖个好价钱。在第1期渔业局长培训班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牧业局副局长王金如介绍,2010年天津、银川等地鲤鱼运到达拉特旗售价为6元/斤,当地自产鲤鱼零售价为11-12元/斤,却更受中高端消费者欢迎,并且只在专卖店销售。
王金如认为,这是接受1995年的教训后取得的进步。1995年,达拉特旗养殖水面5000亩,每亩产量1000公斤,养殖的鲤鱼售价为5元/斤。而当年从天津、银川等地运来的鲤鱼售价仅为4元/斤,卖不出去的当地鱼只能发动各单位购买,作为福利发给职工。到1996年,全旗养殖水面锐减到1000亩,达拉特旗鲤鱼养殖遭受重创。
从那时起,农牧业局和渔民决心转变发展方式,从向规模要效益变为向质量要效益。
控制密度提品质。达拉特旗农牧业局将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作为全旗渔业工作的重点,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每年在各养殖区举办6-7期水产健康养殖及质量安全培训班。1996年春,大树湾镇养殖户自发组建大树湾养鱼协会,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此后中和西镇等其他3个乡镇也建立起养鱼协会,引导渔民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每亩精养鱼塘产量控制在600公斤左右。
严控投入保安全。根据《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通过渔业协会引导渔民控制投入品质量。渔业协会请正规饲料厂家的技术代表实地向养殖户介绍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让会员通过比较进行选择。会员选择供货商后,协会统一和厂家签订饲料供货合同。同时,协会统一提供鱼药,严禁会员私自购买。截至目前,全旗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达5575亩,占全旗精养总面积的80%。
注册品牌增效益。以渔业协会牵头,申请注册了“大树湾黄河鱼”等商标,并把当地出产的鲤鱼放在专卖店销售。各渔业协会制定了会员公约,会员互相监督、自我约束,杜绝假冒伪劣情况出现。如大树湾渔业协会严禁会员将非大树湾鱼混入市场,一经发现,除没收会员非法所得外,还处以2000元罚款。“大树湾黄河鱼”等品牌越来越响亮,顾客吃上了放心鱼,渔民收入也更有保证。
前店后塘搞休闲。为顺应消费者需求,当地渔民把养殖和旅游连在一起,发展休闲渔业。大树湾各渔场采取前店后塘的生产经营模式,开设饭店31家,渔业产业发展成为集养殖、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并带动了全旗休闲渔业发展。目前全旗以鱼类为主的饭店有50家,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王金如介绍,“十二五”时期,达拉特旗将利用黄河南岸的盐碱地新增10万亩养殖水面,做强做大做活休闲渔业这条“鱼”。(杨春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