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基地助推农机化 多元合作模式促增收

  陕西省三原县自2009年开始实施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县项目、2010年实施部级示范县项目以来,立足县域经济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机化,重点开展万吨秸秆饲草加工基地、设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保护性耕作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扶持合作组织,培育多元合作模式,发挥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机技术推广示范作用,大大提升了“粮、菜、果、畜、秸秆”五大产业的综合机械化水平。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三原县山青水秀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万吨饲草加工基地,购置机具、建设库棚、扩容场地,形成年加工秸秆3万吨的生产能力,无偿提供打捆机械和青贮机械供农户使用。合作社把集中回收的小麦秸秆转给杨陵嘉禾板业公司作为工业原料,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条,带动社员增收140万元。目前合作社正与嘉禾公司磋商,计划今年建设3座现代化小麦秸秆加工储存大棚。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三原县张程蔬菜专业合作社整合资金和土地等资源发展规模种植,在渠岸乡惠家村建设设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其中建设半地下标准化温室大棚80座,设施育苗大棚6座,机械化设备投资110万元。县农机站配合开展送技术、送农机活动,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新技术,组织周边农户到基地打工,在提升全县设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同时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农机大户+农户”模式。三原县保护性耕作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涵盖安乐镇共富村、西阳镇光明村、陂西镇大华村,总面积达3.12万亩,核心田面积1500亩。为了整合土地资源开展规模经营,基地动员农机大户进行耕种收全程集中连片机械化作业,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收获,实现了农机手和农户双赢。
  “公司+合作社”模式。三原县兴龙果品专业合作社投资560万元在马额镇建成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并通过与兴龙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破解一家一户经营方式制约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的难题。一方面,兴龙公司为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预订农户苹果并以市场价收购,在生产过程中为农户提供果库建设、物理杀虫、果园节水、树枝粉碎回收等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合作社利用冷库建设项目整合资金,通过果业机械化服务站和果园机械化作业服务队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
  三原县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县项目的实践成效启示我们,由专业合作组织牵头,多主体参与,依托基地开展多元合作,是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各方参与主体共赢的一条成功之道。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