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发布时间:2011-04-01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是袁隆平院士提出的,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用三亩耕地生产出四亩耕地的粮食,大幅提高水稻单产的超级稻高产栽培工程。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是湖南省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整县推进试点县区之一。2010年,零陵区粮食播种面积104.8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7.48万亩,每亩平均增产100公斤以上。为确保“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扎实推进,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责任明确到人,实行目标管理
区政府将目标任务分配到乡镇(办事处),各乡镇(办事处)将任务落实到村、组、农户,按集中连片、逐丘、逐户方式造册登记,确保面积全面落实。全区将超级杂交稻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创建高产示范和科技服务等指标纳入乡镇(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建立区级领导包乡镇(办事处)并负责区级万亩示范片建设、乡镇领导包片并负责千亩示范片建设,驻村干部和联村工作队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责任制,并签订各自责任和考核结果,做到协作分工、包片到人、量化考核、奖惩明确,调动全区粮食生产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也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从而实现超级稻“种三产四”整乡(镇)推进。
二、做好技术服务,抓好关键环节
一是成立技术推广组。聘请袁隆平院士为顾问,以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单位,成立区级涉农部门技术推广组,负责编印相关技术资料,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测产验收等工作,并抽派专职技术干部驻村蹲点,抓好全程服务。
二是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品种供应、统一高产栽培技术、统一专业化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广机械化生产、统一防灾减灾预案。
三是逐层培训。先由省级专家对区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种田大户进行培训,然后由区级技术人员再对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培训,乡镇按照每1000亩1名技术员要求共安排80人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技术保障水平。
三、加大投入力度,农业保险全覆盖
区里安排“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专项资金800万元,其中400万元用于奖励农户(每亩40元种子奖励款);400万元用于技术推广、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同时将其它相关配套项目重点向“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区域倾斜。另外,把所有“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纳入水稻保险范围,防范种植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