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在粮食畜牧大县农牧局长专题轮训第一期畜牧局长班上召集部分畜牧局长进行座谈,研讨生猪生产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问题。
关于生猪价格问题,学员们认为,自去年年底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去年生猪产能较大,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在春节提前回落;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对猪肉需求有所减少;三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减少,一些屠宰加工企业停止收猪,加剧了价格下跌。春节过后是消费淡季,生猪价格仍有持续下跌的趋势。由于价格下跌,养殖效益下降,使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受到影响。对此,学员们建议,国家应启动应急调控政策,恢复冻肉收储;要采取措施,激励屠宰加工企业加大收购力度;对于亏损养殖场户,给予适当补偿。
关于疫病防控问题,学员们反映,随着近年来疫病防控形势的日益复杂,基层疫病防控工作压力增大、难度增加、水平还需提高。基层防疫基础设施、设备比较缺乏,特别是比较先进的检疫检验设备更加匮乏;基层防疫人员水平不高,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需要加大疫病防控人员配置、培养力度。学员们建议,国家应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金,加大基层防疫服务基础设施投入和防疫人员培养力度,提高村级防疫人员补贴和保障水平,对于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有贡献、成效显著的防疫人员,建立奖励激励制度;积极协调各类金融信贷机构对养殖大户贷款,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促进养殖场户节本增效。
关于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学员们认为,国家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保险、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补助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政策在基层能很好地落实,对调动养猪场(养猪大户)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持续实施下去,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同时建议,进一步扩大有关补贴、保险覆盖范围,将肥猪也纳入保险、补贴范围;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整合力度,合理确定资金投向,重点向规模养殖场户倾斜;适当增加项目经费,用于检查政策落实,提供更好管理服务;逐步取消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减缓贫困、财力弱小县的财政压力;进一步细化、明确规模养殖档次,使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补助更具操作性。
王智才司长表示,对各位畜牧局长所提问题和建议要认真研究,采取调控措施稳定生猪生产。他鼓励大家要增强信心,加强数字资料收集建档,做好产业信息服务工作,调动各类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千方百计促进生猪价格回升和产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