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2009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50亿斤新台阶,达到50.16亿斤,农民人均收入以10%的速度增长,达到6107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推广高产栽培模式 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
肇东市依托黑龙江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科技优势,聘请玉米专家教授为高产创建做技术指导,为优质粮食生产提供科技保障。一是探索实施“模式化”栽培。推广“选用良种、配方施肥、深松整地、小垄密植、包衣滤水、机械播种、节水灌溉、化学防控、防螟促熟、早种晚收”40字高产栽培模式,分别建设了五里明镇3万亩玉米吨粮田和黎明镇2万亩玉米吨粮田。2009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五里明视察时,对发展专业合作社,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粮食高产攻关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开展科技普训。建立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技推广站为主体,以村级农技服务室为支撑的科技推广网络,推广高产新技术,培训专业农民,举办集中辅导、田间博览、现场观摩等各类培训1000多场次,培训农民8万多人次,发放标准化生产明白卡、口袋书1万多册;选送高产创建核心区示范户到中国农民大学、东北农大、农科院进行高端培训,全市9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高产创建技术要领。三是强化指导服务。通过市、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农民科技大院、科技特派员、专家直通车、植保服务热线“四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整合国家和省项目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市乡财政支农资金13.3亿元,重点向高产项目区倾斜、向种粮大户倾斜,集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高投入保证高产出。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投资1.17亿元启动建设了五里明镇5万亩引松灌溉项目,投资1.76亿元启动建设了平原水库消险加固和涝洲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全市机电井保有量6600眼,单井覆盖面积控制到530亩,完全能够满足300多万亩农作物坐水种和180万亩农作物全程灌溉需求。二是实施农机化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政策机遇,争取国家和省补贴资金,鼓励农民购机、用机,促进农机保有量稳定增长,全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3个,其中,新组建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10个。130马力以上拖拉机177台,大型农机具总量达到1282台(套),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大幅提升。三是实施培肥地力工程。大力推广深松整地和秸秆根茬还田、过腹还田,秸秆还田率达到45%以上;鼓励扶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专业积肥公司120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全市高产稳产田达到100万亩,旱涝保收田达到200万亩。
实施土地规模经营 提高土地产出率
积极探索股份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实施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一是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鼓励扶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以租赁、转包、出让、出租等形式,进行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全市10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达到725户、千亩以上大户达到25户,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8.7万亩。二是推动土地向合作经济组织集中。以粮食高产攻关为契机,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在五里明镇组建了3个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760户,统一规模经营面积3万亩。去年,在玉米专业合作社的拉动下,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形成了1+5组建模式,就是五里明镇政府成立现代农业总公司,下设3个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和1个米业种植合作社,形成了公司领导下的合作社经营模式。三是推动土地向科技园区集中。大力实施标准粮田、小农水、农业开发、测土配方等高产攻关项目,以项目牵动,对园区内土地实施“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