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城市认真践行“三农”工作新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显著增强。
一、主要模式
一是新型城镇化引领模式。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总体规划和市场开发,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聚,培育建设了洮南福顺、通榆瞻榆、大安舍力、镇赉坦途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深度融合的特色小城镇。洮南市福顺镇采取统一规划、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引进域内外工商资本建设加工企业,建成了东北最大的辣椒加工贸易园区。目前,福顺镇全镇辣椒加工和贸易企业110 家,年加工贸易量达到4 万多吨,交易额实现5 亿元,促进1万多人次就地就业,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立镇、产业兴镇、产业强镇的发展路子。
二是农业内部融合模式。白城市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地带,全国八大牧区之一。实现种养结合既是白城农业发展方向,也是农民最易实现的融合路径。围绕发展种养循环农业,重点发展草食畜牧业,依托规模化养殖场,带动青贮玉米、燕麦、苜蓿种植,促进粪肥还田、提升地力,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大力推行畜牧业全产业链开发,建设了雏鹰400万头生猪、吉西300万只肉羊、阳春羊奶150万只奶山羊、飞鹤50万只奶山羊、吉运15万头肉牛等一批全产业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陆续投产达产,产业融合效应开始凸显,初步形成了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良好局面,大量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业。
三是加工龙头带动模式。龙头企业是引领产业融合的核心力量。白城市按照“扶强一批、引进一批、培育一批”的建设思路,重点扶持吉林金塔、吉林裕丰、通榆天意、大安安大等现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依托市县两级工业园区,倾力打造安商亲商富商环境,相继引进了益海嘉里、飞鹤乳业、梅花集团等大型精深加工企业,强力带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与农民联结方式也由过去的定单为主,正在向股份合作、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深层次合作推进,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四是新型主体升级模式。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是促进融合发展、勇于创新创业的先锋团队。白城市坚持发展壮大和规范提升同时发力,围绕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以杂粮杂豆、油料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引导合作社发展综合运营。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已经由产中为主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经营项目由种养基地扩展为冷藏保鲜、初级加工、终端配送等。
五是农业功能拓展型模式。突破传统固化思维,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是跨界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的有效途径。白城市把农业农村资源与旅游开发、文化传承、生态养老等产业统筹谋划,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围绕城郊和公路沿线等,发展私人定制、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休闲农业。依托河湖、湿地、草原等独特优势,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和湿地游、草原游、民俗游等旅游项目。同步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星级示范企业26 家,休闲农庄、乡村旅游示范村177 个,大安市被认定为“吉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六是“互联网+”农业模式。综合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装备是提升产业融合质量的重要保证。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条整合升级,推动“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接二连三” 发展,开辟定制营销、点对点营销和电商营销新模式。创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电商平台,打造了市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020 体验馆,组织80户企业入驻邮乐购·白城馆。全市现有农村淘宝服务站89个,从事电商业务的商贸企业3266户。农村电商销售收入近10亿元。
二、主要抓手
一是狠抓主体培育,提升融合动力。强化导向作用,落实扶持政策,继续壮大多元化融合主体,重点抓好领军型龙头企业的培育,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户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价值链增收作用。同时,积极培育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产业上下游衔接、经营全过程覆盖,引领农村产业走向深度融合发展道路。
二是狠抓模式创新,提升融合活力。结合白城脱贫攻坚任务,集中整合扶贫资金,突出抓好“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合作社+贫困户”两大产业扶贫模式,组织和带领贫困户定向发展绿色种养和精深加工项目,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融合新模式,大力发展产业化联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互联网+农业”等融合平台载体。
三是狠抓机制完善,提升融合引力。在扩大定单生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入股分红、土地流转、产品定单、劳务就业等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为农民提供担保贷款、涉农保险、技术培训等服务,建立衔接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是狠抓典型示范,提升融合影响力。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等方面,深入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做法,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刘贵宝供稿,徐田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