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马尔康市:产业扶真贫 兴业解真困

  马尔康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幅员面积66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8万人。马尔康市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高原藏区连片贫困区。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马尔康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道,围绕生产、加工、销售三大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农产品品牌,夯实了脱贫基础,筑牢了致富之本。

  一、明确发展方向,强力保障产业扶贫要素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集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全面加强规划、政策、资金、服务体系等工作,为产业扶贫提供要素保障。

  一是立足于远,厘清产业发展思路。把握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和资源禀赋,将农村产业布局规划为“两带两区”。即,东中部片区蔬菜产业带,西南部片区中藏药和粮食产业带,东北部片区为高原畜牧业产业区,西北部片区为高原畜牧业产业区。着力促进产业因地制宜连片发展、抱团发展。

  二是立足于实,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全市相继出台《马尔康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马尔康市产业扶持政策》《马尔康市小额贴息贷款政策》《马尔康市农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办法》《马尔康市农业产业化项目银行贷款市级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三是立足于效,落实产业发展资金。2016年—2018年,在29个贫困村均建立了3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给予建档立卡户人均3500元、贫困村每个不超过100万元、非贫困村每个不超过5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市级财政投入资金5300.0816万元,落实户产业扶持资金952.37万元、小额信用贷款资金3312.2万元,有效保障了发展产业资金需求。

  四是立足于质,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剂”。依托“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和“科技扶贫万里行”,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培养实用技术“明白人”“土专家”等带头人5000余人;选派29名农牧技术人员,采取“关键农时常驻村、农民需求常驻村、产业发展常驻村”的帮扶方式组织开展“五个一行动”。通过设立信息员、分诊员、技术专家等数据库,实现了市、乡、村三级综合技术服务体系衔接完善,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做到有求必应、快问快答、上门服务、跟踪问效,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发动产业“引擎”,全力建成农业生产体系

  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原则,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创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一是抓基地示范引领。足于全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特点,按照不求规模求特色,不重数量重质量的思路,坚持“一产抓有机、二产抓绿色、三产抓生态”,以“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种养循环模式,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行动,大力推进“6+4”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市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道地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特色经果种植示范基地、油菜种植示范基地、豆薯种植示范基地、青稞种植示范基地“6大种植业示范基地”3万余亩。建成了松岗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藏香养殖示范基地、阿坝中蜂生产示范基地和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四大”的适度规模养殖基地。

  二是抓庭院经济发展。本着“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旅则旅”的原则,指导农户对庭院进行科学规划,实行居住、种植、养殖“三区”分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行前院后圈、院内硬化、环境美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种养殖、家庭手工业、乡村旅游、藏家乐等项目1227个,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每户至少有12个以上的稳定增收项目,将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成脱贫致富的“增收园”。

  三是抓集体经济壮大。按照“六有”标准和要求,全市105个行政村均培育发展集体经济,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等项目153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33.6万元、人均收入96.44元,形成运转高效、机制健全的集体经济。

  四是抓合作经济培育。大力推动“公司+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形成利益联结体,对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规范、发展,真正使专业合作组织成为群众参与、按劳取酬、入股分红的新型组织形式,成为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扶持发展合作社265个,实现年销售收入4266万元,实现净利润853万元,带动6500余户农户增收。整合资金866.33万元,支持农村产业发展,134个特色小型产业项目收到实效。

  三、打造农特品牌,着力拓展销售渠道

  一是着力培育品牌。积极支持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等认证,目前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个,绿色生态农产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同时着力打造“净土阿坝”区域公用品牌,授权阿坝州雪松牦牛肉干有限公司、茸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康珍源实业有限公司、彩仁洁家庭农场、马尔康齐麦种养殖农场的牛肉干、野生菌、蜂产品等产品使用该品牌。

  二是强化推口援建工作。为构建稳定的销售渠道,拓展农牧林产品的销售市场,全市与对口支援地崇州市紧密合作,在崇州、成都等地协调250平方米的农特产品专业销售市场,促成9家本土企业与崇州市6家企业成功洽谈,签订销售合作协议3份,技术合作协议1份。

  三是加快电子商务建设。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立足服务农村、便捷农户、加快网销物流渠道下沉。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专项业务培训4次,参加培训200余人,发放学习资料800余本。改造建设7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个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作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乡镇(村)级双向物流节点,为全市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和电商普及奠定发展基础。

  四是积极组织展销。通过西博会、农博会、产品推介会、优质产品评选会等平台,共组织农特产品展销96批次,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

  (朱学军供稿,邵科编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