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聚力“九个全域”重点工程 以实干描绘老工矿区人居环境“新画卷”

  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部,面积353平方公里,辖157个行政村,68个城市社区,过去是一个典型的老工矿区,“脏乱差”是峰峰环境的代名词。近年来,当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谋划了以“九个全域”工程为基础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高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拿出扎实举措,回答“干什么、怎么干”

  一是扭住规划管理源头。全域规划引领,按照“控制为主、精简实用、彰显特色”原则,把157个村划分为城郊融合型、传统保护型、特色发展型、整洁提升型等4大类7方面,明确开发边界和发展方向,真正让美丽乡村从规划中长起来。全域拆违管理,重拳实施“违建清零”,两年拆违650万平米,拆出的空间全部修游园、增绿地、建广场、造微地形,实现了还绿于民、还空间于民,为人居环境提升扫清了障碍。规划刚性落地,规范农村建房行为。强势启动“三区同建”,48个工作日完成9个村、6000余户征迁任务,9个村的群众一步迈入城市生活。对空置率高于50%的张家楼、集贤、西老鸦峪三个村,引入市场主体,按照传统恢复、旅游包装的要求进行改造,实现了老村变景区。

  二是先补农村几个短板。从农村最需要的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等工作入手,奋力托起农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开展全域垃圾治理,完善“户分、村集、镇运、区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分类减量化、转运集约化、处理资源化,全区生活垃圾全部进入金隅太行集团无害化垃圾处理示范线,“吃垃圾”一点不剩,造水泥“变废为宝”。开展全域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量身打造了四种终端处理模式。24个村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6个村并入2家中心镇污水处理厂;17个傍水周边村采用智能一体化设备处理;110个有地势高差的村庄,采用无动力生物处理技术,利用高差势能收集污水,通过三级处理实现水质达标,造价低、好维护,一次投入、不再花钱,今年10月份即可全区覆盖。推进全域改厕,坚持“污水管网修到哪、农村厕所改到哪”,强力实施“水冲式厕所革命”,高标准建成水冲式农村公厕198个,完成水冲式户厕改造3.5万户。推动全域村容村貌提升(即全域美化亮化、全域美丽庭院、全域四好农村路建设)。将亮化、美化、硬化作为“乡村美颜”的关键一环,共亮化街道600余条,粉刷、美化墙体300多万平米,建成了李庄的十字绣、手涂画等3万余个特色庭院,年底前将新建或提升“四好公路”500公里,真正让农村群众住得舒心、行得方便。

  三是放大生态这个优势。实施全域生态修复和全域国土绿化工程,努力实现“矿山变青山、浊水变绿水、矿区变景区”目标。一是抓好采煤沉陷区“一区修复”。强力推进“双万亩”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沟渠坑塘,引入地表径流、工矿疏干水,11个乡镇打造了11个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和11个千亩片林,每个乡镇都有农民赏绿、玩水、踏青的好去处。二是突出矿山、荒山、煤矸石山“三山同治”。矿山修复上,分级削台、挂网覆土、造林绿化多措并举,修复完成74处露天矿山。煤矸石山治理上,全区16座煤矸石山全部实现苫盖、喷淋和雨水收集“3100%”。荒山治理上,启动贺兰山、南响堂山、西山等重点绿化工程,由单体绿化向规模化治理转变。三是围绕环城区、环道路、环村庄、环企业、环水系“五环”绿化带,开展高密度、多层次、全方位绿化,三年时间把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按照每村新增1万棵树标准,开展“五个一”村庄绿化,在村村之间、户户之间植绿增绿,确保农村“土不露天”,形成了“远眺青山、近闻花香”的动人景象。

  二、谋划务实办法,破解“缺什么、谁来干”

  峰峰矿区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必须面对的硬茬子、拦路虎、绊脚石入手,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方法,解决了三个难题。一是筹措资金难。坚持“向上争、财政拨、社会助、群众筹”多管齐下,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与交通、水利、环保等相关项目资金有机整合、打捆使用,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去年,全区累计向农村人居环境领域投入2.84亿元,2019年拟投入资金约5亿元。二是引入外力难。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创新实施“百企帮百村”帮扶机制,筛选出峰峰集团等百余家企业与157个村精准结对,开展“帮资金、帮就业”等“六帮”行动。坚持“绿化1000亩,白用一年地”,以政府资金投入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农业和经济林业,实现政府要绿、企业得利、村民受益,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同时,带动村容村貌提升。三是激发内力难。倡导“建设新家园、自己说了算”,组织村民筹工筹劳,有力支持了人居环境整治。在每个乡镇都建立乡村振兴先进和后进党支部,切实激发干劲、净化队伍。将“两委”干部部分工资补贴列入绩效工资,干得好拿的多,干不好有说法,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三、秉持踏实作风,全区“撸袖子、加油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干好峰峰的事情,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是“压”出动力、“比”出干劲。春节假期开班第一天,全区启动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为全年工作开好局。无论是区级领导还是一般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各部门都是多线作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入年度目标考核,每年两次观摩,看村“绝不重复”。一年拿出2000万奖补资金,奖就奖到眼红、批就批到脸红。二是“带”出速度、“干”出激情。广大干部没有一线二线、指挥员战斗员之分,每个人都是“干将”,“找书记到工地、找区长到现场”已成为真实写照。广大干部穿上运动装、走出办公室,顶到镇村去、包村包项目,加班加点干工作成为一种常态,以超常规的举措完成了超常规的任务,用“健康黑”换来了“环境美”。三是“选”出标杆、“用”出导向。在选人用人中,始终遵循“三用四不用”原则,秉持重实干、重基层、重一线导向。峰峰的局长、书记不再和“舒服、惬意”有关联,峰峰的重要岗位上,也全是担当了、付出了、证明了自己的干部,“有为才能有位”成为鲜明导向。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影响布局,方法导出效能,实干赢得成绩。2019年,峰峰矿区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区,科学工作方案效能初显。

  (王海星供稿 沈莹编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