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打造山区稻鱼种养“综合体”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充分挖掘利用区内5万余亩下湿田、低洼田资源,大力发展山区稻渔种养产业,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同时还拓展了水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大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保障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现正逐步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培育、健康养殖、餐饮娱乐、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品牌文化等于一体的稻渔全产业链,层层盈利、环环增效,开辟了具有山区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区内嘉陵江、白龙江流经13个乡镇,全长150余公里,渔业发展条件良好。全区现有塘库已养鱼水面4.5万余亩,其中池塘面积2.5万余亩,中、小型水库面积2万余亩,另有亭子湖昭化库区水面8.35万亩及马蹄滩电站水面0.6万余亩,宜渔稻田10余万亩,现代渔业发展潜力巨大。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三大转变,探索山区产业升级新模式

  着力资源有效利用、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一是推进农田资源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针对全区5万余亩下湿田、低洼田多年来只能种植一季水稻,粮食生产产量低、品质不高、效益不优的现状,选择下湿田占比较高的磨滩镇中华村探索推行稻渔综合种养,以百亩为起点,千亩连片成带,万亩集群发展,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保水性好的下湿田、低洼田成为山区稻渔综合种养的最佳适生区。二是推进种养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充分利用稻渔共生互利优势,推行稻渔综合种养“双千”行动,对稻田实行标准化改造,通过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将山区下湿田传统的一季稻谷种植变为稻鱼、稻虾等多元种养,实现亩产千斤稻,亩增两千元,达到一水两用,稻渔双收,形成山区稻田产业升级版。三是推进生产方式由粗放向绿色高效转变。坚持“稳粮增效、以渔促稻、以稻护渔、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水生生物对化肥农药敏感度高的特性,引导群众转变滥用农药化肥、粗放种植水稻的传统习惯,推行以鱼虾等田间吃食害虫、清除杂草、和泥通风、鱼粪肥田的绿色高效生产方式,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升稻渔品质。从实际效果看,示范区稻田增效3倍以上,农药化肥基本实现“零”施用,水稻、渔虾等均达到有机产品标准,正积极申报有机产品认证。

  (二)建立三大标准,打造山区稻渔建设新模板

  立足区域实际,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产业化模式创新,着力构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山区稻渔“四化”生产建设体系。一是内外结合,打造基地建设标准。坚持田内、田外种养结合,大力实施“一沟一塘”田间配套工程,完善制定了山区标准化稻渔田间工程改造标准。在稻田内开挖不超稻田面积10%的宽2.5-3米、深1.21.5米的鱼沟,构建稻渔共生的最佳生态小气候。在田外按照每100亩基地配套10亩池塘的标准,建设前期苗种培育、中期养殖、后期集鱼池塘,确保鱼种就地培育、就近投放,下田鱼种成活率大幅提高,实现稻田生态种养和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的结合。二是调优结构,统一品种遴选标准。立足区里地理标志产品“王家贡米”主产区的独特资源禀赋,加快推进稻渔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选适宜不同海拔区域、达到国标二级以上的优质水稻品种以及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鱼虾品种进入示范区。目前,水稻已由过去农户分散经营的100多个品种,统一调减为3个主导品种;配套水产品由过去的鲤、鲫等常规鱼,逐步调整为黄辣丁、小龙虾等高端鱼虾,产业品种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集成创新,建立生产技术标准。重点对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捕捞加工、质量管控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出台《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明确生物有机肥、绿色防控等投入品标准,水稻栽培、水产养殖技术标准,科学确定水稻种植密度、水产品放养密度,推行品种、技术、管理、品牌、销售“五统一”,积极打造昭化稻田土鲫鱼、黄辣丁等地方特色品牌,实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以此为基础打造的“女皇贡米”产品成为四川省向十九大推介的唯一农产品。

  (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挖掘主导特色产品新价值

  以深化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产业链为导向,不断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整体效益,实现多方联动、合作共赢。一是订单生产促农工融合。支持区内山清米业、月光水稻专合社两家优质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技改扩能,大力发展优质稻米订单生产,形成“企业+专合社+农户”的三方共营模式。二是线上线下拓销售渠道。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引导京东、阿里巴巴以及农村电商,搭建智慧农业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物联网监测+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在稻渔基地规划建设优质稻渔交易市场,加快与永辉、810等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与城区渔府渔庄开展农餐对接。三是创新业态助农旅融合。深挖稻渔综合种养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在核心示范基地建稻渔广场,配套建设景观池塘、步游道等设施,着力打造川北地区最美鱼村。依托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着力打造一批有机稻认购、生态稻渔休闲垂钓、农家餐饮娱乐“三位一体”的休闲观光产业集群,不断提高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附加值。

  (四)凝聚三方合力,构建稻渔产业发展新机制

  采取“政府补、企业投、群众建”的方式,健全政策、资金扶持机制,掀起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热潮。一是政策驱动。区委区政府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纳入全区五大产业集群,出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积极整合行业扶贫、产业扶贫等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推行“技术专家+核心示范户+示范区+辐射户”的技术培训和推广模式,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稻渔产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产业间相互支持、合作、协调、融合的生产和技术问题。二是协会引领。成立渔业协会,推行“协会+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在核心区建5001000亩的示范基地,集成先进技术推广,开展苗种供应、人才培育,技术服务、产品营销,建立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群众主体。坚持先试点、再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以试点示范显著的经济效益激励群众主动投劳出资,高标准建设稻渔基础工程和精养池塘,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引导农户和业主组建护鱼队伍,开展定点定人巡查,强化稻田水产品的防逃防盗监管,减少稻渔日常损失,最大程度保证产业收入。

  三、取得的成效

  在国内率先成功探索出山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新路径;在国内首次公开发布了《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新规范;在国内率先提出田内生态种养结合、田内种养与田外苗种培育结合的“两个结合”的稻渔种养发展新模式;在国内率先探索出稻渔综合种养条件下的富硒、富锌、富钙功能性大米生产新技术;创新“农技人员+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模式,推动了山区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发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宋础宏供稿 甄瑞编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