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理顺全区海域布局 助力海上养殖业态升级

  近几年来,蕉城区海水网箱养殖面积快速扩展,网箱密集、人口集中,大量生产人口造成的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海水涨退潮期间,海漂垃圾在养殖渔排之间回荡,造成了海域的严重污染,水质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环境。20187月,蕉城区开展了海上规范养殖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原有海上“无证、无序、无度”的养殖现象及大面积海漂垃圾得到有效控制,全区水产养殖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规范养”是关键的治本之策,蕉城区坚决打破门前海、祖宗海、私人占海出租等旧有用海格局,规范藻类养殖和渔排养殖,推动建立海上养殖新秩序。

  (一)藻类养殖方面

  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提出“四权分立”,明确藻类养殖用海原则,即海域所有权属于国家、审批权属于政府、使用权属于各村、承包权属于养殖户的原则。按照此原则,由各村按照用海指标向区海洋与渔业局申请海域使用权证书;各村取得海域使用权证书后,以优先退养户、村民竞标承包等方式分配藻类养殖用海,承包者与村委会签订养殖用海承包协议。3年后,将面对全村群众开展海域抽签、竞标。同时,海域承包金作为村集体收入,作为海域打桩布球成本,或是由村里返还给村民,形成了多方共赢格局。二是明确各涉海村龙须菜养殖区域,组织属地乡镇成立工作专班,驻村指导群众在适养区内养殖,并安排区海洋与渔业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提供养殖海域定位、测绘等技术保障。三是明确试点先行,全面总结推广。组织涉海乡镇分区划片,每个片区配备10人以上驻区工作队,选取1-2个条件较为成熟的村(居)开展试点工作,聚力攻坚,以点带面,逐步破局,全力推进海域分配和藻类复养工作。

  (二)渔排养殖方面

  一是根据《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制定《蕉城区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并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对可养区、限养区内的海域重新规划和布局,科学、合理的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对辖区内渔排进行调查摸底以清底数。三是用好用足市里出台的补助政策,出台《蕉城区三都澳海域渔排拆除补偿方案》,明确补偿标准和奖励措施,提高群众渔排退养和升级改造积极性。四是把改革办法贯彻始终,成立区政府直属国有公司,主要从事海上开发利用活动,负责海域、海岛、岸线的收储、投资、开发等工作。

  (三)推动海上渔排养殖设施升级改造

  20188月,蕉城区展开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工作,不仅改善了水产养殖环境,整洁有序的新设施也带来全新的养殖观念。一是通过“公司+养殖户”改造模式,加强养殖户意识,帮助养殖户充分理解、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传统的粗放型养殖管理模式注入企业管理思维,提升养殖业质量水平。二是在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规模化企业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休闲渔业品牌,形成休闲渔业业态雏形。三是成立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验收小组,制定验收办法,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绿色环保。

  (四)打造三都澳海洋牧场田园综合体新业态

  蕉城区致力于打造三都澳海洋牧场田园综合体新形态,发展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一是通过融合现代渔业、休闲渔业、观光渔业、海洋休闲旅游业,建立“三都澳碧海蓝天海洋牧场”示范点,倡导以“渔旅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打造环境友好型网箱养殖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二是成立宁德市海拓海洋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竞得海域,计划采取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的模式,在秋竹海域打造海洋牧场田园综合体新形态,计划建成一个集现代网箱养殖示范、渔耕体验、休闲渔业旅游、海洋科普教育、海洋运动为一体的“现代渔业养殖休闲旅游综合体”,并通过综合体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同时,蕉城区还开展了海上养殖“全面清”等基础工作,坚持全面清理贝藻类养殖、海漂垃圾和废旧渔排,全面清退禁养区渔排。在立足长效“依规管”方面,蕉城区通过建立健全更为严格、全面的新型养殖设施验收标准,建立健全更为科学、实用的长效化海域管理机制,实现海域长治久安。

  (王建供稿 甄瑞编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