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2019年6月成立由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出台《将乐县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要求,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强化村庄规划运用成果。同时根据村庄分类类型,按照我县村庄发展的现状、区位、资源禀赋等基础条件,征求部门、专家和设计单位意见,出台了《将乐县域村庄分类名单》。目前我县已编制完成《将乐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已分别委托设计团队进入到了村庄规划的工作中,高唐镇作为三明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乡镇在全镇范围内统一开展村庄规划工作。
一、明确思路,协调统筹推进村庄规划
一是整合规划资源。由县自然资源局委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北京全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全域空间规划纲要》即将落地,为保证今后村庄规划落地实施,采取了“多规合一”的工作思路。统筹我县各类空间规划,初步明确“三区三线”基本范围和边界,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明确发展思路。我县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以打造“两带”(乡村振兴金溪流域生态示范带和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为主线展开。金溪流域生态示范带上的村庄重点以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为核心,适度开发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示范带上的村庄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区域,重点发展优势水稻、果蔬种植、特色禽类养殖等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多部门协同推进。联合多家高水平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发展规划,除北京全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全域空间规划纲要》、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常口村村庄规划》和《将乐县金溪河流域沿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外,还邀请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团队编制《将乐县森林康养规划》、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编制《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省旅游集团在我县结合文旅-康养开展的全域旅游规划等。为保障编制过程中不同团队的理念和技术能够充分碰撞激发思维火花并且融合发展,同时使出台的规划更接地气,由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办牵头,会同自然资源、住建、文旅、林业、发改等部门专家以及设计团队骨干,多次对各项技术成果进行讨论,新的思路和创新不断涌现,形成最大合力保障各项成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一村一策,调动村民主体作用
结合各村产业、区位、人文、环境、经济等因素,坚持“一村一策,突出特色”的原则,注重挖掘和培育各村的规划内涵,最大程度体现自然与原生态,凸显特色,提升档次。比如在开展常口村和金溪流域沿线村庄规划中,设计团队通过开展座谈、访谈、入户、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对村干部、村民代表、村中能人及新村民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庄发展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和人文风情,听取村民诉求,鼓励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听取村民意见,确保规划符合农村实际,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三、注重产业,激发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
在村庄规划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留绿、留白、留旧、留文、留魂”要求,根据产业基础与未来产业趋势,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科学合理布局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业体验园、生态康养区、古村文化体验园,打造以旅游产业、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及商贸服务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变输血为造血,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持续的内生动力,带动村民就业与资产、资源收益的提升,从而实现村集体内生经济循环。比如光明镇永吉、各布等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通过种养黑皮铁皮冬瓜、脐橙、梅花鹿养殖等激发村集体经济,水南镇乾滩村以我县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为契机,深度融合我县鹭鸣湾、梅花谷等森林康养建设项目等。
四、培育典型,引领带动全县村庄规划编制
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常口村村庄规划》和《将乐县金溪河流域沿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从常口再出发”为突破口,全面分析高唐镇常口村的发展现状及重点、难点,进一步提炼常口村“五个注重、五个突出”的“常口经验”,将常口村打造成以“金溪生态产业画廊、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模式和两山理论践行先锋,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重要转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常口模式,在全县、全市推广。
(杨胡供稿 董烈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