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为美丽乡村规划美好蓝图

  庐江县地处皖中,面积2348平方公里,辖17个镇,1个省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人口120万,是合肥南大门,是农业大县也是人口大县。2019年以来,庐江县在乡村规划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发挥县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在村庄规划工作中统筹协调作用,做到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一是从县级层面成立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编委会主任,由县委农办统筹协调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成员单位、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坚决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

  二是为解决乡村规划设计单位招标环节多、时间长的难题,通过公开招标建立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及施工图设计定点服务单位库》,入库规划甲级设计单位七家。同时为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及施工图设计定点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规范入库单位服务行为,制定了《庐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及施工图设计定点服务单位预选库管理办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及施工图设计定点服务单位考核评价办法》,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建设中施工图设计需求。

  二、在村庄分类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实施规划师下乡工程

  今年以来,我县以规划师下乡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县村庄规划编制,着力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一是创新技术平台,提供人才保障创新性开展乡村责任规划师下乡活动,20188月,庐江县政府与安徽建筑大学签订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聘请18位安徽建筑大学专家教授担任庐江县乡村责任规划师,搭建起由安徽建筑大学规划建筑、环境艺术、市政道路等100多位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团队、乡村责任规划师队伍和评审专家库等共同支撑的乡村规划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规划师的技术参谋作用,跟踪服务全县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整治,为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陪伴式技术服务。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推进乡村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形成了县指导、镇负责、村为主的村庄规划工作落实机制。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乡村规划推进会、调度会,协调解决乡村规划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立足职能、密切配合,形成村庄规划工作合力。各镇分别成立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村庄规划编制,村两委会同规划编制组进村入户调研,听取村民意愿,广泛发动村民参与,着力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村庄规划。

  三是突出阶段任务,有序推进规划。结合庐江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了《庐江县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村庄规划编制要求和内容,明确到2020年底实现县域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分调查摸底、规划试点、人居环境指导、规划设计、正式成果和报批备案六个阶段有序推进。自315日全县启动了村庄布点分级摸底调查工作以来,目前已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和行政村的摸底调查工作,形成了村庄布点分级的初步方案。规划编制单位共派出9个规划编制组,每组11人承担2个镇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着重抓好每镇一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对试点村庄规划进行评审后制定了《庐江县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标准》,统一指导全面开展县域村庄规划编制。

  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一是突出多规融合,做好建设指引村庄规划将做到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融合,通过对农村地区现状农用地、建设用地、产业用地等各类土地分布现状分析,提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向,盘活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用地、建设用地等各类用地,做到土地利用、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多规合一

  二是突出产业规划,注重空间落地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对标庐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510”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即:10万亩稻虾(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绿色蔬菜瓜果(葡萄)生产基地、10万亩名优茶生产基地、10万亩特色经果林生产基地、1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确定村级主导产业并进行空间落地,预留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乡村,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二是突出生态宜居,注重环境保护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结合县域空间规划和县域生态网络规划,在村域规划中划定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落实生态红线保护,环境容量底线,注重生态修复,注重黑臭水体治理,注重小桥沟渠,注重道路线形,注重宅旁景观,做到保留原有绿化,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不随意拆房开路,保留乡村风貌。

  四是突出村民主体,编制实用规划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主体作用,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庐江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南》确定了分四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听取意见、规划听证、规划表决等事项,落实村民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开会讨论、组织培训等方式与政府、村委会、村民共同商议村庄建设发展蓝图,将建设需求转化为规划内容,提出整治改造施工样图、重要地段改造方案、绿化景观节点设计、农房建设设计方案等指导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一些具体做法供选择,编制村庄整治图册和民房建设图集供村民选用。

            (王光和供稿 董烈之编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