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化县:统筹推进村庄规划 做美钱江源“大花园”

   2018年以来,开化县深入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及市委“1433”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把统筹推进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大花园建设的牛鼻子来抓,重构农民建房服务管理体系、乡村特色风貌体系、资源转化利用体系,全力做美钱江源大花园,做实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推进规划体系化

  一是建立“1+4+1”乡村规划体系,即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有效提升乡村规划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二是强化规划管理。明确一张图乡村布点规划,确定适建村、限建村、禁建村名单和农民集聚点建设计划,全县1185个自然村,适建村296个、限建村589个、禁建村300个,农民集聚点15个。是积极探索农民建房新模式。明确11个乡镇16个行政村为老村提升改造、村庄设计落地、农村集中建房、农村装配式住宅、农村房屋统一建设五大试点村,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土地资源配置,破解农民建房选址难、风貌差等问题。

  二、推进审批标准化

  一是推行五带审批。按照带方案审批、带合同管理、带协议履约、带牌施工、带信用建房的要求,规范审批条件和程序。二是实现智慧建房。推广应用房地信息系统,打通农民建房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现代化智能系统促进农民建房合规率100%,同时在系统内为建房户提供政策解读、建材咨询、低利率贷款、保险和通用图集等服务。三是规范建房风貌。出台《开化县农村建房风貌管控指导意见(试行)》,梳理出农民建房风貌管控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要求村庄风貌和农房设计充分体现格局形态美、建筑风格美、规模尺度美、建造工艺美

  三、推进监管全程化

  一是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实行农民建房属地监管,充分发挥党建+”作用,将农房建设监管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建立完整的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用好房地信息系统,严格执行农民建房审批四公开四到场制度,做到从审批到验收全过程监管。三是严格工匠管理。建立建筑工匠人才库,实行登记造册、持证上岗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星级工匠评选,并建立建筑工匠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和责任追究机制。

  四、推进整治彻底化

  一是分类处置。一户多宅整治作为大花园建设的牛鼻子来抓,全面普查农民住房信息和土地资源信息,做到底子清、问题清、类型清,两年来全县共整治一户多宅”5441宗,其他违建39980宗,整治面积188平方米二是党员带头。整治推进中充分发挥四类人员(村干部、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和财政供养人员)带头作用,做到党员干部带头、农民群众紧跟,在全社会形成遵规守纪风尚,切实增强村民认同感。三是拆用结合。以科学规划为引导,整治腾出的空间,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景则景、宜用则用原则,打好拆改用组合拳,提高转化利用率,如华埠镇下溪村和芹阳办的十里铺村利用拆出的空间,打造一米菜园,成效显著。

  五、推进风貌乡土化

  一是做好农房+空间文章。严禁单独建设附房,对不符合要求的存量附属用房、危旧房、生产性用房、大庭院大围墙等做到十必拆、五应整。二是做好农房+庭院文章。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按照环境卫生整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庭院布置协调美、种绿栽红彩化美、田园农趣文化美”“五美标准,实现一户一庭一景。三是做好农房+配套文章。优化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布局,打通断头路,建设停车场,营造公共休闲空间,全面实施杆线序化专项整治,有效治理杂乱无章的空中蜘蛛网。四是做好农房+田园文章。全面推进美丽田园创建,整治沿路抛荒现象,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生态河道治理,深化一村万树行动,让农房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产业景观充分融合。五是做好农房+文化文章。以全县70个历史文化村落为重点,积极修缮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古祠堂,将村庄的传统习俗、家训家风、村规民约等以墙绘的形式,实现农房文化上墙。

              (张月桥供稿    董烈之编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