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的多元成长模式与多元带动模式

——基于陕西洛川苹果产业精准扶贫的调研

刘红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多发展一些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作为劳动力中的精英代表,农村实用人才参与产业发展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发展和内外结合发展以实现脱贫思想的重要行动。为了深入探究农村实用人才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于20178月赴陕西省洛川县调研了苹果产业精准扶贫中种植大户与新型主体的成长轨迹及其带动农户(包括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模式,现将调研发现与思考总结汇报如下。

一、农村实用人才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1947年引进种植苹果以来,洛川苹果产业发展“坚持一个标准、做好三篇文章、实现一个目标”,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效。即坚持《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这一标准体系,做好洛川苹果“带皮吃”、“上户口”、“论个卖”这三篇文章,将小苹果做成大产业,实现生产环节提质、加工环节增值、流通环节增效,全链条、全环节带动种植农户增收致富。经过70年的发展历程,产业富民成效显著,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人均3.1亩;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5%来源于苹果产业;年收入超过10万元和20万元的过农户分别60%12%76%的农户拥有小汽车;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3.9%下降到现在的2.8%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85元。

增收致富成效的取得,关键在“三篇文章”的扎实落地,也是绿色生产理念的扎实落地,即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品牌建设。围绕上述“三篇文章”,对标自我致富和带动脱贫目标,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和生力军。洛川新型苹果经营主体梯次分明、数量充足,与种植能手和技术能手一起,成为支撑洛川苹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出数量上的主力和生力军。全县从事苹果营销的企业有10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经销企业15家,苹果专业合作社493个,县内经营主体年经营量10万多吨,约占当前苹果产量的13%。年引进劳动力5000余人的劳务输入专业合作社12个,果园机械化作业专业服务队5个。全县共有32家企业(合作社)以多种形式建立自有生产基地1.5万亩,引导56家企业(合作社)与果农合作,开展果园托管、合作经营,建立紧密型生产基地6万亩。

二是先进技术的率先接受者和使用者。苹果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实时更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是产业发展的命脉之所在。种植能手、技术能手和新型主体保持着与外界的宽接触面和高接触度,观念开阔、见识广泛,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尽快接受新技术。因此,这些农村实用人才在节水栽培,水肥一体化,矮化疏密,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有机肥料使用,低毒高效农药使用,诱虫灯、粘虫板、诱虫袋、杀虫灯等物理杀虫技术采用,防雹网、反光膜等的使用方面能够率先垂范,成为受益者后进而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绿色发展和质量安全引领者。种植能手、技术能手和新型主体具有开放性,市场敏锐度高,能够着眼于市场需求和长远利益,根据市场需求转变生产方式。在实践探索和市场倒逼中,他们率先践行“以果带畜、以畜促果、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实行“果--蓄”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率先开展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增加有机肥施用、开展生产记录、参与追溯体系等,实现“带皮吃”和 “上户口”,在有效对接市场、节本提质增效中引领农户向绿色生产和品质提升转变。

四是销售市场的开拓者和维护者。上述农村实用人才尤其是新型主体一般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包括资源聚集能力,政府公关能力、语言表达和谈判能力等,因而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发现目标客户、开拓市场并维护市场。洛川新型主体一般通过在其他省市开设专卖店(直销窗口)和电子商务两种方式开拓市场,进而通过企业或合作社平台辐射农户。

五是区域品牌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为开拓市场和占据市场,上述主体非常注重品牌建设、营销和维护。他们采取“主攻一个城市、吃透一个市场、扎根一个城市”的方式,实施品牌营销,目前已获得了30多项重大品牌或冠名权,累计荣获国家及省部名优产品奖180多个,有40多个企业注册了个体品牌,与区域品牌一起成为洛川苹果的响亮名片,实现了“论个卖”的目标,并通过企业或合作社平台实现与农户的共享。

二、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模式与带动模式

基于陕西洛川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从产业类型、人力资本形成来源及其发展属性进行分类。首先,从产业类型角度,可分为从事单纯一产和开展三产融合的两类。进一步地,从人力资本形成来源角度,从事单纯一产的实用人才又可归纳为种养能手类精英农民;开展三产融合的实用人才又可分为内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和外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因此,洛川农村实用人才可分为种养能手类精英农民、内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和外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三类。

(一)种养能手类精英农民的成长模式和带动模式

种养能手类精英农民主要包括两类:经验积累型的种养能手和技术积累型种养能手。从成长模式看,前者属于“干中学”的经验积累者,在实践中学习,在勤劳和勤快中累积和沉淀;在累积和沉淀中体会和领悟,体悟种养技巧、前沿理念与国家政策;主动寻求机会参加培训和学习,在勤学和勤奋中不断提升种养技能和管理水平。例如,交道口镇北安善村李志荣就属于经验积累型的种养能手,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增加有机肥和低毒高效农药使用,提高苹果品质,都是他在实践中体悟的经验,这与政府关于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他会更加坚定、坚决地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当地干部反映,他在全村属于最为勤劳、勤快的,整天琢磨苹果种养那些儿事,经验丰富,深得百姓信服。后者属于专业技术研究的积累者,本身是科技带头人,是思想观念的首先更新者、新型科技的率先接受者和市场变化的优先回应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往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向心力、凝聚力、权威性和示范带动性,相当于非正式组织中的精神标杆和精神领袖。例如,旧县镇洛阳村的陈长健,从农技推广员职位上退休,回村从事苹果种植,不仅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而且爱钻研、肯吃苦、极勤快,种植技能和管理至少水平闻名于洛川整县,是周边百姓极为敬服的苹果种植能手。

从带动模式看,上述两种种养能手的带动模式归于统一,即通过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农户。种养能手率先实施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苹果品质,实现节本提质增效,通过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形成示范效应;加之这类实用人才本身具有的权威性和向心力,必然在实际成效和精神吸引中形成学习效应,达成类似于“先发带动后发”的带动作用。例如,在2016年苹果市场价格下跌、农户普遍不赚钱或稍有亏损的情况下,陈长健家的苹果售价比其他农户高出0.8/斤,亩产比其他农户高出2000-3000/亩,7亩苹果园赚取纯收入10万余元。之所以产出效益高,是因技能运用得当、经营管理完善而产量高、品质好。正是这种高产出、高效益赋予了他 “领头羊”的带动作用,即使政府推行苹果套袋、矮化疏密、物理杀虫等技术受阻,只要他优先接受、优先使用,其他农户(包括贫困户)就跟学跟做,技术技能就得到普及,整个苹果产业的产出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增收富民和脱贫致富得到实现。

(二)内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的成长模式和带动模式

内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主要指本地土生土长的、从事苹果产业的企业或合作社负责人。从成长模式看,其成长轨迹包含产业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个人素养、个人能力。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方面,这类实用人才通过从事其他行业赚取“第一桶金”后,转入苹果产业,首先从事苹果经销业,在回应社会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建生产基地在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遂投入苹果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中,基本是接一跳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具备了产业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个人素养和个人能力方面,这类实用人才基本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吃苦耐劳、刚闯敢干、勇于拼搏,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市场敏锐性,具有很强的资源聚集、吸纳和运筹能力、政府公关和宣传能力、技术认知和技术引进能力、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能力,具有从摸爬滚打的或经验类或教训类的探索中健康发展的能力。例如,洛川延刚经贸果业有限公司(洛川民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郝延刚,富百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金斗,都是上述类型实用人才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的带领下,各自的企业(合作社)都已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的企业品牌、全国各地设有10家左右经销店、甚至将苹果出口到阿拉伯国家的知名市场主体。前者在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陕西省百强专业合作社。

从带动模式看,主要是在产业融合发展中,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户)”模式,将贫困户(农户)嵌入到产业链条和产业环节中,实现辐射带动功能。例如延刚经贸果业有限公司(洛川民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户的辐射带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提供苹果全生产环节的借款;2)提供免费培训和学习机会;3)无偿借用农机具和平价购买农资;4)以高于市场价1毛的托底收购;5)免费储藏果品;6)建立微分销,在外打工或上学的社员孩子,可以优先参与分销,获得提成收入;7)提供免费理财培训,教授社员如何管理财产,获得财产性收入。对于贫困户的辐射带动,除上述方式外,还包括:1)有果园的,以免费提供农资、农机具使用和技术指导为主;2)无果园、但有劳动能力的,以优先聘用务工和免费赠送生活物资为主,并辅以技术指导,完成向技术性农民的转变,靠技术脱贫;3)无果园、无劳动能力的,以生活物资免费赠送为主,让其顺利度过贫困期;4)对于大学生,主要以生活必需品免费赠送和每学期2000元现金补助为主;5)有能力且意愿做电商的,免费为其开网店,提供快递专用包装以及优质货源,或全部或部分免费发放农资;6)所有贫困户均免费赠送生活用品。

(三)外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的成长模式和带动模式

外源式新型主体带头人主要指外来工商资本驻入、从事苹果产业的企业或合作社负责人。从成长模式看,其成长轨迹主要体现为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方面。这一类实用人才及其所在的企业本身在资金、知识、技术、人脉等资源方面都已具有很好的积累,进入苹果相关产业后,能够很快“本土化”,基于当地产业发展情况、社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政府政策等开展相关业务。例如洛川水渭农牧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及其园区,其发展战略和发展轨迹为:首先选择了苹果产业的关联产业——养殖业,规划了肉羊养殖区,然后在降成本、循环农业发展规律和产业扶贫需求倒逼下增加饲草种植业,之后在产品质量安全和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催生下增加有机肥加工业,如此,有机肥的生产进一步促进了苹果产业发展。企业2015年开始投资养殖业,2016年开始发展循环农业并实现了利润200多万元,成效初显,在成业成长发展了带动能力。

从带动模式看,主要是在三次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中,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户)’+公益事业”的模式,将贫困户(农户)嵌入到全产业链条和全产业环节中,实现辐射带动功能。例如水渭农牧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及其园区,对于贫困户的带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土地流转,贫困户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共从易地搬迁贫困户转入土地700亩,每年支付流转费用40多万元;2)“公司+农户”的羊子分养模式,宣传动员周边9个村贫困户养羊,公司负责提供羊种、草料和技术指导,并负责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和销售;3定单种草,签订订单种草合同,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牧草种籽和种植技术,同时以成本价提供益果有机肥6袋;4提供有机肥,给企业所帮扶的36户贫困免费发放2吨肥;5)劳务用工,招录贫困户家庭成员到园区羊场、有机肥厂、水厂和牧草公司打工,包吃住外平均工资3000/月;6)技术培训,聘请专家进行各类培训,提高务农技能水平,增强造血功能;7)建设公益事业,免费建设和运营了水渭农庄和娱乐广场,为搬迁农民红白喜事置办、休闲娱乐等提供便利。

三、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良种良法、开发特色产业,需要一定经营规模,也需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不是随便一家一户就能干得了的。如何将产业扶持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应允许和鼓励地方探索。”因此,在产业精准扶贫中有效发挥包括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的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是实现精准脱贫、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关节。洛川实践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模板,洛川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农村实用人才“唱戏”提供平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是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也是有效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前提。洛川很好地做到了“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各类主体各司其职,发挥了“1+1+1>3”的协同作用。政府的“搭台”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完善基本生产条件,如全面改造苹果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有机、生态基地,免费或部分免费配备放雹高射炮、火箭炮,搭建防雹网,引导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等;其二,推行科研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繁育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如全面推行矮化密植模式、间伐技术、生物和物理技术等;其三,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如引导全县开展标准化生产,降本提质增效;其四,建设区域公共品牌,构建品牌营销体系,2016年品牌评估价值达到65.9亿元;其五,搭建平台,开拓市场,如建设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建立县乡村三级批发市场,推进果业信息化发展和电子商务等多元化营销模式;其六,强化投入,强化激励,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等引导产业发展、主体发展和精准扶贫努力方向。

二是选好优势产业和关联产业,为农村实用人才“唱戏”提供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要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多发展一些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使这部分人通过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实现稳定脱贫。”吸纳劳动力就业,即生产和务工,是实现产业精准脱贫的关键,也是农村实用人才“有用武之地”的基础。一方面,苹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将贫困户(包括农户)嵌入到全产业链条和产业环节中,从而实现辐射带动功能。另一方面,畜牧养殖、有机肥加工、农资生产、果品储藏、果品加工、休闲果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推进循环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也是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产业基础。

三是建好扶贫带动模式,为农村实用人才“唱戏”提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扶贫带动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精准扶贫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农村实用人才辐射带动贫困户(农户)的核心节点。洛川充分发挥种养能手类精英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比较优势,通过提供农资和农机具、教育培训、务工就业机会、托底订单收购机会,增加土地流转收入,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分主体、分步骤,因地、因户、因人施策,实现了实现发展生产有出路、增收致富有门路、发挥功能有道路。

四是培育好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实用人才“唱戏”强化内功。增强内生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是产业精准扶贫、也是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内生能力的载体主要有两个:产业和主体,并且主体是更为根本的内在动力。农村实用人才是内生发展能力的典型代表,也是辐射性地带动提升所有农户可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依托基础。培育好农村实用人才是关建中的关键。洛川聚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将资金、基地、设备、技术等“硬件”和机制、创新、品牌、市场、质量体系等“软件”向各类实用人才倾斜,全方位地支持他们成长和发展,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发展实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将这些发展优势传递、渗透给其他农户,进而提升农户的可行能力,提升农户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

四、结语

洛川在苹果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发挥农村实用人才辐射带动贫困户(包括农户)脱贫增收之路。就进一步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并提升其辐射带动作用的角度看,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继续完善。一是继续搭建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足生产用水、绿色生产、科技创新等的短板,完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继续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和保护,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助力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二是强化人才培育,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途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求,集中教育培训和其他优势资源,分层布局、分类施策、分步实施,不断提升他们的“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三是完善带动模式,进一步挖掘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在生产联合机制、产业发展链条、产业发展环节、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中挖掘和发现新模式、新机制、新实践,探索和创新多种辐射带动模式,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产业精准扶贫的稳定长效机制,将贫困户(农户)纳入到现代农业生产轨道,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和增值收益。